首页

  1. 首页
  2. 施工技术
  3. 内容

楼面及屋面板钢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① 板底筋长度不够,端部未过梁中线,不符合板在端支座的锚固构造要求。

② 板面负筋间距大小不均不符合要求。

③ 负筋较细,马凳支垫不牢,无可靠保护措施,施工中任意踩踏,导致板的有效截面减小,承载力降低。

④ 有双层钢筋的板,其面筋支垫不当,局部或大部底、面筋重叠基本无间距,降低板的承载力。

⑤ 板筋绑扎不牢,间距不均,不顺直较混乱。

错误做法如下图所示:

楼梯平台板底面筋伸进梁长度不足,面筋绑扎歪斜混乱、未设马镫支撑

1.jpg

屋面板负筋弯钩朝上、负筋位置歪斜、间距大小不一,绑扎不牢固

2.jpg

悬挑板面筋绑扎位置不到位、未进行支撑紧贴底筋

3.jpg

楼面卫生间板筋未设马登支撑、紧贴底筋,钢筋分布不均、不顺直

4.jpg

面筋马凳支垫不当,马凳位置、数量、间距不符合要求

5.jpg

防治措施:

①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图集进行绑扎与安装。

一般常用图集有16G101和18G101系列,以及17G101-11系列图集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② 板中受钢筋的位置,一般是距梁边或墙边50 开始放置。

详见文章《钢筋起步距离(基础、梁、板、柱和剪力墙等构件)最全整理!!》

③ 双向板中两个方向的受力钢筋位置,应根据设计文件应将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放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侧。

④ 板钢筋的绑扎,除靠近外围两行的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但在双向板中要全部扎牢。

详见文章《钢筋搭接和墙板梁钢筋网交叉点绑扎要求?规范图文讲解!》

⑤ 板上部钢筋与负筋应每隔一定的间距用钢筋支架托住。严禁在已成型的板面钢筋网上踩踏行走。

具体详见文章《梁、墙、柱钢筋的保护层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⑥ 板面分布筋应放置在板面受力钢筋或支座负筋下面。

6.png

⑦ 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7.jpg

⑧ 屋面板筋在屋脊及边梁部位的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合格标准:

① 板中受力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② 绑扎牢固,无变形松脱。钢筋表面干净。

③板筋 弯钩朝向正确。

④ 伸入支座的板底筋必须过墙梁支座中线。

8.png

9.jpg

▼板底、面筋在边支座处均过梁中线

▼板负筋间距均匀、弯钩朝下、位置合理、绑扎牢固。

10.jpg

▼板筋分布均匀、顺直、间距合理,整体钢筋网平整,底面筋支撑到位

11.jpg

▼板筋在中间支座处,梁两侧板筋分别过梁中线或钢筋连通安装

12.jpg

▼板筋在中间支座处,梁两侧板筋分别过梁中线或钢筋连通安装

13.jpg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楼面及屋面板钢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https://m.gc5.com/gczs/sgjs/1041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