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知识
  3. 内容

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处理六大措施

湿陷性黄土是指:其孔隙率比较大,以粉土颗粒为主,在天热低湿度下有明显的高强调节和低压缩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承载能力会大幅度降低,在一定的压力条件和水的侵润作用下土结构迅速破坏,且产生湿陷性下沉。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黄土湿陷性为工程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今天总结了常用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一起来看吧。

垫层法

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小面积的处理,土层厚度为1~3m。施工时应先将基底以下的湿陷性黄土挖出,并利用基坑内的黄土或其他粘性土、灰土等混合均匀回填(以消除垫层范围的湿陷性且减轻地基附加应力产生的下沉,避免地基的自重湿陷性显现),然后采用夯实设备分层压实,直至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该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属于常用地基浅层处理方法。

强夯法

此方法称为固结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且饱和度不大于60%的湿陷性黄土,可处理的土层厚度为3~12m,通过重锤自由下落对土体进行夯实,以提高土体强度且降低其压缩性。该方法施工设备简易、投资省、适用广泛,原理直观,特别对非饱和土加固效果明显。但是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的突出问题是,地基不能防水,必须采取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工程措施,故也限制了其使用。

挤密法

该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饱和度不大于65%的湿陷性黄土,处理的土层厚度在5~15m,它是通过沉管、冲击、夯实、爆破等方法成孔,然后采用填料分层回填夯实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施工简单,经济和效果较明显的方法。另外,挤密桩对调节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提高防水抗渗性效果显著,与强夯法相结合,可处理地基深度达30m左右。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

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不得不建造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层上,因此,对地基处理的深度和难度大大增加,一般需要采用桩基穿透湿陷性黄土层,传力于非湿陷性土层或可靠的持力层上。

孔内夯实挤密法是在挤密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先用长螺旋桩机钻孔、人工挖孔或沉管打桩机成孔,向孔内填入素土、灰土等填料分层夯实,使得填料向孔周侧向挤出,形成一种具有能量高、超挤密、超压强的作用机制的挤密的复合地基。

化学加固法高分子材料

SH固化黄土

(1)化学加固法

该方法是将氯化钙、硅酸钠、氢氧化钠、铬木素纸浆废液、丙烯酰胺和水泥浆等注入黄土,依靠溶液的本身反应或者与土中化学成分产生反应,产生凝胶将松散的颗粒胶结为整体来提高黄土的强度,降低透水性,消除湿陷性,效果较好,但是化学成分成本高,一般在特殊的工程中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多采用水玻璃。

(2)高分子材料SH固化黄土

SH是以较低成本自行制备的新型高分子环境工程材料组成,主要有来源于化工废料,成品是透明无色的水溶液。可以在常温下固化,具备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经试验验证SH液体固化剂固化黄土的强度较高,随着SH掺量增加强度增加;其水稳定性和抗冻性能优越,是一种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黄土固化材料。

夯击固化新方法

由于强夯法处理过的地基抗水性、抗震性及动力特性均较差,必须同时采用防排水结合的工程措施。高分子材料固化的突出效果使黄土具有抗水性,如果将深层湿陷性黄土强夯处理,表层喷洒高分子材料搅拌再夯实,将这两种方法结合,既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抗震性及液化势,还提高了地基处理效果,成本比全部采用高分子材料低。因此夯击固化法是强夯法与高分子材料相结合以发挥两者综合作用的设计理念。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处理六大措施
https://m.gc5.com/gczs/ytzs/104098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