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知识
  3. 内容

既然BIM算量又快有准,那么牛?那么造价工程师会失业吗?

自从开始接触BIM后,发现很多造价的小伙伴们都会疑惑:BIM技术来了,听说BIM里面就能算量,我是不是要失业了?还有一些问:我也不懂BIM啊,我的造价以后要怎么做?

作为一个造价人,算量占据了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身边的同事也大都如此,虽然繁琐,但这确是每天的工作内容,突然听到拥有着强大功能的BIM,难免会让造价的小伙伴们内心有点恐慌。

工程量是造价的基础。在计算工程量时,每一个造价人出于对图纸的不同理解和自己的专业水平高低而得到不同的数值,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计算或使用不同软件计算,其计算结果也不同。所以,差异是必然的,相同是偶然的,这就增加造价工作无穷的麻烦,如反复的校对、核对、争论、扯皮等。对于大部分施工单位和咨询单位来说,一个塔楼的工程量计算,一般要花费15天左右,对量要花费5天左右,为了抢时间节点,很多公司的工作模式是将钢筋算量、图形算量和计价分开,这样能节省一半的工作时间,但同时人力成本也是成倍增加的。

算量与对量是造价人的日常工作,它是最为重要又最为烦琐的工作,也是最为枯燥的工作内容。钢筋、混凝土、装饰、电缆、管道、阀门,这些造价占比大,是计算的重点和谈判的焦点,还有零星,工程量小而工作量大。工程结算工程耗时长,绝大多数时间就是用于此。

今年四月份,在机缘巧合之下,我成为了一名BIM技术员,这让我内心惶恐的同时,也有一股向上的冲劲,既然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在不放弃造价工作的前提下,还能接触到BIM,那当然要好好把握啦!

做BIM之前,我心中的BIM自带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让我带着一点敬畏之心,就好像童年初入学时,内心兴奋的同时会有些许不安。慢慢的学习BIM之后,才知道广联达算量软件也属于BIM技术,其模型绘制的基本操作与Revit等BIM软件有相通之处,只是算量软件的应用范围是很小的,仅用于造价阶段导出工程量清单。

以当前流行的BIM软件Revit为例,Revit可以从规划阶段开始介入到整个项目中,一个项目围绕共同的BIM平台,参与各方既共享BIM信息,又提供信息。而Revit是可以提供工程量的,无需在造价过程中重复建模,把算量工作从造价工作中分离出去,对造价人是一种解脱。它是基于BIM模型自动完成的工作,BIM模型直接提供标准工程量。算量工作将不复存在,它不再占用造价人大量时间,这是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的解放。设计师代替造价师完成了计算工程量的工作,实际上是BIM工程量计算模块完成了工程量计算工作,是机器代替了人。

BIM工程量是基于软件计算,不受人工干预,如果模型是正确的,计算模块是正确的,那么计算出来的工程量是没问题的,无须怀疑它的正确性,更无须用手工来验算它的合理性。它是一个确定的可信的标准的统一的数据,理论上它是唯一的。它是招投标、预算、材料计划、成本分析、结算、造价控制等的基础数据,也是各单位、各条线、各部门、各阶段都可共同使用的基础性数据。这大大减少重复计算,造价人员也将大幅减少。

造价人员从机械的、低端的、烦琐的工程量计算工作中摆脱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更高端更有价值的咨询工作。如招标策划、投标对策、合约规划、成本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等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业务,最终形成个人职业生涯的良性循环,而不是被无尽的算量工作所湮没。

不管BIM是采用哪个系统使用何种软件,均应以一种软件提供统一工程量。BIM模型提供的信息可以在全生命周期通用,所有的项目参与方都会依赖这个模型并且能与这个模型进行互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BIM或将真的会改变工程造价模式。

事实上,造价人是否会被行业淘汰,并非取决于BIM的普及程度,而是取决于造价人在BIM大潮来临前如何及时转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繁琐的工程造价工作更是如此,在一成不变的繁琐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吸收新知识,就能跟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一直向前进。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既然BIM算量又快有准,那么牛?那么造价工程师会失业吗?
https://m.gc5.com/gczs/zjzs/1036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