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红头文件”,了解当地惯例
近几年来,明目张胆的地区封锁已经不多见了,但是由当地有关部门颁布的“红头文件”等所开成的潜在的无形障碍依然存在。如:投标报价要求,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哪些费用不可以优惠,投标书的编制、密封、标识、递交等。投棕漠土人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研究这些文件规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地的习惯做法,或者直接向当地的招标投标行下和监督部门咨询;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这些规定的变动更新,对于那些不是经常参加投标或者来自外地的投标人而言这一点特别重要。此外,还要认真吸取其他投标人的经验教训,有的投标人对别人的失误经常津津乐首,但是自己出不能保证不出现同样的失误。
2、熟悉招标文件,有问必提
现在的招标文件一般编得都比较厚,内容面面俱到,投标人必须认真阅读招标文件,不能因为经常投标而草率地认为招标文件都是大同小异。
由于从招标文件开始发出到递交投标书截止时间到少要有20天时间,很多投标人在获取招标文件之后认为离开标时间尚早而将其置之一边,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邓的。不能以为20天的时间很长,对大多数工程项目投标而言,要完成一份完整合格的投标书,20天的时间并不宽松。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的,必须在递交投棕漠土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天交进行,而且招标文件中一般都规定投标人必须在拿到招标文件后2
1、编制投标书前和编制投标书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招标文件
这对所有投标人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一般来说,招标文件对招标内容、工程量清单、技术要求、递交投标文件的地点和截止时间、投标文件的格式以及其他相关要求有清楚的交代。通过阅读招标文件,对招标的要求有全面和清楚的了解,在编制投标文件,能提高效率和避免错漏,有些投标人听了招标工作人员的口头解释和说明,就急于编制投标文件,这样往往会出现问题
因为招标文件往往由专业人员编制,并经过多次的审核和修改。招标工作人员可能对相关的内容掌握不够全面,或者因为时间关系,无法将招标要求做全面的介绍。由此而出现的问题的经验教训是很多的。不但编制投标文件前要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在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照招标文件进行检查,以避免出现偏差
2、及时提出需要澄清及答复的问题
在编制投标书的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清楚、且会影响投标价或投标书的内容之处,特别是有关工程范围、工程量、工期、质量技术指标、投标文件格式、内容要求、签署和盖章要求、密封要求、资质要求、投标保证金要求等,一定要清楚,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招标人提出书面的澄清或答疑要求
3、检查投标价计算的正确及合理性
由于投标书编制的周期一般很短,而且对投标价格需要进行修改、调整,比较容易出现投标价格的计算错误。由于投标价计算错误而出局的示例数不胜数。因此,一定要对投标价的计算进行检查,避免出现计算错误,同时也要运用经验对投标价格进行检验,对比,看看投标价格是否超出合理的范围
4、检查投标文件前后的一致性
投标文件中,有很多内容是前后相关或前后应该一致的。因此,在投标文件编制完成后,应检查有关内容的前后一致性。比较重要的如投标总价表中各部分价格与后面各部分详细计算价格的一致,工程量与招标文件所列的工程量的一致,有关措施费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的对应,工期与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计划的一致,质量保证方案中的质量和技术规格,指标与招标文件所要求的质量和技术规格、指标的符合,招标文件各项要求的响应性等等
5、检查投标文件的完整性
在开始投标文件的印刷、装订前,检查投标文件的完整性十分重要。只有投标文件完整无缺,且符合招标文件的格式性要求,才能确保投标书被认定为废标。检查应对照招标文件逐项进行
6、检查签名和盖章的完整性
投标文件签署和盖章完成后,要一一进行检查,避免应该签名和盖章的文件缺少签名盖章。这一步骤也十分重要,如果重要的文件或部位没有签名和盖章,就可能使投标文件成为废标。特别是招标文件的封面,许多投标人常常没有盖章,而很多招标文件明确要求,投标文件必须加盖投标人的公章,如果不清楚某个文件或页面是否需要盖章,最好是盖上。因为多盖公章没有问题,少盖一个章,投标文件就可能成为废标
7、检查投标文件的 密封是否符合要求
在将投标文件送交招标人之前,应检查投标文件是否已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密封,如果要求附上电子文档的是否已经附上,当上述这些检查都完成之后,就可以等待将投标文件送交招标人了
8、绝不要采用不真实的资料数据
在投标文件的过程中,绝不要使用不真实的或变造、涂改过的材料、数据。细心和有经验的评标专家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破绽。即使能蒙混过关,也随时面临被检举揭发或以后被发现的可能。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