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知识
  3. 内容

投标人与评审专家之间是如何串通的?

招投标中,招标人与投标人、投标人与投标人、投标人与评审专家之间,投标人为了成功中标,不惜违法采用所谓“潜规则”,投标人与评审专家之间是如何串通的?不外乎这些手段

1.评审专家明知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而不主动回避。

2.评审专家发现投标人投标文件中存在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而不指出。

3.评审专家发现投标人投标报价中存在明显不合理报价而不指出。

4.评审专家发现投标人技术部分存在明显不合理或内容缺漏而不指出。

5.评审专家进行分值评审时,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有意给某一投标人高分值而压低其他投标人分值,或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打分。

6.投标文件的暗标部分,投标人做了特殊记号。

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

1、泄密法

泄露投其他投标人的相关情况

泄露标底、泄露评标情况、泄露关键人物名单,如:资格审查委员会或评标委员会名单

2、特殊定制法

为某个投标人,“量身定做”有明显倾向性的条款,以此控标

招标前,与某一家供应商进行“实质性谈判”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让投标人补充、撤换或更改投标文件、更改报价(包括修改电子投标文件相关数据)

3、做局法

招标前已经内定中标人,组织投标人串通投标,比如压低或者抬高标价

招标人将一个既定标段拆分成多个标段,然后将内定的中标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标段,让各方利益均沾

让招标人之间与招标代理机构,另行约定,比如:给予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费用补偿

招标人授意自己内定的无资质公司与有资质的公司商议,以有资质公司的名义投标,中标后,由无资质公司履约

4、指使、暗示法

指使、暗示或强迫要求评标委员会,进行倾向性引导

指使招标代理机构为内定的中标人提供帮助,进行区别对待

5、价格法

采取欺诈的方式,用大大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中标,然后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变更服务量等手段,提高最终结算价格

6、装傻法

招标人发现一个投标人代表,在开标记录表上签多个投标人的名字却不制止

招标人发现不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等人员有在同一个单位缴纳社会保险情形而不制止,反而同意其继续参加投标

招标人发现有由同一人或存在利益关系的几个利害关系人,携带两个以上(含两个)投标人的企业资料参与资格审查、领取招标资料,或代表两个以上(含两个)投标人参加招标答疑会等情形视而不见,同意其继续参加投标

招标人在资格审查或开标时发现不同投标人的投标资料(包括电子资料)相互混装等情形而不制止,反而同意其通过资格审查或继续参加评标

开标中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有明显串标迹象视而不见,评标委员会提出来也授意评委继续评审

7、无所顾忌法

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进行评审的项目,未中标公司提出质疑后,招标采购单位复议后还依旧维持原来评审结果

招标人无正当理由拒绝与中标候选人签订合同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投标人与评审专家之间是如何串通的?
https://m.gc5.com/gczs/zjzs/1043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