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工程沉井分两部分,根据顶管施工需要分两块施工区域。 第一部分沉井工程始于千灯镇善浦西路桩号K0+268处W8接收井,止于善浦西路K2+461处W35现状接收井兼阀门井,第二部分沉井工程始于善浦路桩号K3+899处W58接收井,沿黄浦江路西侧顶管顶进路线分布止于桩号K4+324处W64接收井。共计沉井施工33座,其中规格为φ 6500的顶进井17座,规格为φ 4000的接收井16座。沉井制作高度从4.895m~10.445m不等。 沉井均采用C30商砼浇筑,井壁底板所用商砼的抗渗等级为P6,钢材采用HPB235和HPB335钢筋为主体配筋,保护层厚度分别为:底板厚度为40mm,井壁为30mm。 工作井井壁厚度为600mm,接收井井壁厚度为400mm, 沉井施工时需要采用可靠的降水措施,保证基坑内部出现冒砂现象。 沉井内壁、底板等需采取防腐措施。 沉井井身高度在5米及5米以内的按照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工艺施工,沉井井身高度在5米及5米以上的按照二次浇筑一次下沉工艺施工,第一次浇筑至60%井身高度,第二次浇筑至顶。 沉井采用排水法下沉,下沉主要采用机械抓土人工配合下沉和用水力机械下沉。沉井制作完成后先采用机械抓土人工配合下沉方法下沉设计深度1米左右,然后采用水力机械下沉,直至沉井到设计深度。 沉井施工完毕后需在井壁外8米范围内的地基土进行压密注浆处理。 二、周围环境及地质水文条件 1、拟建场地属于长江三角洲冲击~湖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区现为道路周边绿化带。 2、场内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千灯镇善浦路、沿江路、宏洋路、宏信路、南湾路、支浦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沉井施工涉及土层的特性为: ①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富含腐殖质及有机物,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部分区域分布为淤泥质粘土。 ③粘土:褐黄色,可塑,含Fe、Mn结核,无摇震反应,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部分区域夹粉质粘土薄层。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区域地表水纵横交错,排泄通畅,地表水受气候影响,并受内河口水闸的控制。 场地内浅部地下水为潜水型,主要赋存与浅层填土,一般依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径流及自然蒸发方式排放。 4、场地地震效应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本区域内无活动性断裂通过,历史上也无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属于地震活动少、震级低的地区,本工程施工场地属于地震的相对稳定区域。 5、不良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有软土分布,且局部软土厚度较大,并无对沉井不利的地质土层及不良地下埋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