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综述了在环境中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在自然条件下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及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文章认为,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应重视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过程,分离构建应由天然的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利用微生物复合系进行堆肥或把堆肥应用于被污染的环境是消除农药污染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字:微生物 生物降解 农药降解 农药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作为主要技术之一的农药为粮食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为农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省时省力等优点,因而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农药的过分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仅1985年,世界的农药产量为200多万t[1];在我国,仅1990年的农药产量就为22.66万t[2],其中甲胺磷一种农药的用量就达6万t[3]。化学农药主要是人工合成的生物外源性物质,很多农药本身对人类及其他生物是有毒的,而且很多类型是不易生物降解的顽固性化合物。农药残留很难降解,人们在使用农药防止病虫草害的同时,也使粮食、蔬菜、瓜果等农药残留超标,污染严重,同时给非靶生物带来伤害,每年造成的农药中毒事件及职业性中毒病例不断增加[3~6]。同时,农药厂排出的污水和施入农田的农药等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后果,农药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农药的生物降解研究、解决农药对环境及食物的污染问题,是人类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这些农药残留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大气及农产品中,难以利用大规模的工程措施消除污染。实际上,在自然界主要依靠微生物缓慢地进行降解,这是依靠自然力量、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理想途径。但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影响着农药生物降解的可否和效率。近年随着对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农药生物降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明。本文整理出了近年来对农药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建议有效的研究途径,旨在为加强农药的生物降解研究、解决农药对环境及食物的污染问题提供依据。
1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1.1 农业生产上主要使用的农药类型
当前农业上使用的主要有机化合物农药如表1所示。其中,有些已经禁止使用,如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还有一些正在逐步停止使用,如有机磷类中的甲胺磷等。
表1 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种类简表[7]
类 型 农 药 品 种
|
有机磷:敌百虫、甲胺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对硫磷、双硫磷、乐果等
|
杀虫剂 有机氮:西维因、速灭威、巴沙、杀虫脒等
|
有机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等
|
杀螨剂 螨净、杀螨特、三氯杀螨砜、螨卵酯、氯杀、敌螨丹等
|
除草剂 2,4-D、敌稗、灭草灵、阿特拉津、草甘膦、毒草胺等
|
杀菌剂 甲基硫化砷、福美双、灭菌丹、敌克松、克瘟散、稻瘟净、多菌灵、叶枯净等
|
生长调节剂 矮壮素、健壮素、增产灵、赤霉素、缩节胺等
|
人们发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代谢类型各异的、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和能利用各种人工合成有机农药为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各种谢途径把有机农药完全矿化或降解成无毒的其他成分,为人类去除农药污染和净化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
1.2 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类群
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等[8,9],它们中有一些具有农药降解功能的种类。细菌由于其生化上的多种适应能力和容易诱发突变菌株,从而在农药降解中占有主要地位[8]。一在土壤、污水及高温堆肥体系中,对农药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类,这与农药类型、微生物降解农药的能力和环境条件等有关,如在高温堆肥体系当中,由于高温阶段体系内部温度较高(大于50 ℃),存活的主要是耐高温细菌,而此阶段也是农药降解最快的时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把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CO2和H2O等无毒无害或毒性较小的其他物质[10,11]。通过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分离得到了大量的可降解农药的微生物(见表2)。不同的微生物类群降解农药的机理、途径和过程可能不同,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1.3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
目前,对于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上,因此对于细菌代谢农药的机理研究得比较清楚。
表2 常见农药的降解微生物[11,12]
农 药
|
降 解 微 生 物
|
甲胺磷
|
芽孢杆菌、曲霉、青霉、假单胞杆菌、瓶型酵母
|
阿特拉津(AT)
|
烟曲霉、焦曲霉、葡枝根霉、串珠镰刀菌、粉红色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斜卧镰刀菌、微紫青霉、皱褶青霉、平滑青霉、白腐真菌、菌根真菌、假单胞菌、红球菌、诺卡氏菌
|
幼脲3号
|
真菌
|
敌杀死
|
产碱杆菌
|
2,4-D
|
假单胞菌、无色杆菌、节杆菌、棒状杆菌、黄杆菌、生孢食纤维菌属、链霉菌属、曲霉菌、诺卡氏菌、
|
DDT
|
无色杆菌、气杆菌、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埃希氏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链球菌、无色杆菌、黄单胞菌、欧文氏菌、巴斯德梭菌、根癌土壤杆菌、产气气杆菌、镰孢霉菌、诺卡氏菌、绿色木霉等
|
丙体六六六
|
白腐真菌、梭状芽孢杆菌、埃希氏菌、大肠杆菌、生孢梭菌等
|
对硫磷
|
大肠杆菌、芽孢杆菌
|
七 氯
|
芽孢杆菌、镰孢霉菌、小单孢菌、诺卡氏菌、曲霉菌、根霉菌、链球菌
|
敌百虫
|
曲霉菌、镰孢霉菌
|
敌敌畏
|
假单胞菌
|
狄氏剂
|
芽孢杆菌、假单胞菌
|
艾氏剂
|
镰孢霉菌、青霉菌
|
乐 果
|
假单胞菌
|
2,4,5-T
|
无色杆菌、枝动杆菌
|
细菌降解农药的本质是酶促反应[13~15],即化合物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细菌体内,然后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将农药完全降解或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无毒或毒性较小的化合物的过程。如莠去津作为假单胞菌ADP菌株的唯一碳源,有3种酶参与了降解莠去津的前几步反应。第一种酶是A tzA,催化莠去津水解脱氯的反应,得到无毒的羟基莠去津,此酶是莠去津生物降解的关键酶;第二种酶是A tzB,催化羟基莠去津脱氯氨基反应,产生N-异丙基氰尿酰胺;第三种酶是A tzC,催化N-异丙基氰尿酰胺生成氰尿酸和异丙胺。最终莠去津被降解为CO2和NH3[16]。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系,有的是组成酶系,如门多萨假单胞菌DR-8对甲单脒农药的降解代谢,产生的酶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组分[5];有的是诱导酶系,如王永杰等 [17]得到的有机磷农药广谱活性降解菌所产生的降解酶等。由于降解酶往往比产生该类酶的微生物菌体更能忍受异常环境条件,酶的降解效率远高于微生物本身,特别是对低浓度的农药,人们想利用降解酶作为净化农药污染的有效手段。但是,降解酶在土壤中容易受非生物变性、土壤吸附等作用而失活,难以长时间保持降解活性,而且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8],这都限制了降解酶在实际中的应用。现在许多试验已经证明,编码合成这些酶系的基因多数在质粒上,如2,4-D的生物降解,即由质粒携带的基因所控制[18]。通过质粒上的基因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共同作用,在微生物体内把农药降解。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人工构建“工程菌”来更好地实现人类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愿望。
1.3.1 微生物在农药转化中的作用
(1)矿化作用 有许多化学农药是天然化合物的类似物,某些微生物具有降解它们的酶系。它们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而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生成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矿化作用是最理想的降解方式,因为农药被完全降解成无毒的无机物,如石利利等 [19]研究了假单胞菌DLL-1在水溶液介质中降解甲基对硫磷的性能及降解机理后指出,DLL-1菌可以将甲基对硫磷完全降解为NO2-和NO3-。
(2)共代谢作用 有些合成的化合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若有另一种可供碳源和能源的辅助基质存在时,它们则可被部分降解,这个作用称为共代谢作用,这一作用最初是由Foster等[12]提出来的。如门多萨假单胞菌DR-8菌株降解甲单脒产物为2,4-二甲基苯胺和NH3,而DR-8菌株不能以甲单脒作为碳源和能源而生长,只能在添加其他有机营养基质作为碳源的条件下降解甲单脒,且降解产物未完全矿化,属于共代谢作用类型[5]。关于共代谢的机理,现在还存在争论。由于共代谢作用而推动的顽固性人工合成化合物的降解一般进行的较慢,而且降解程度很有限,参与共代谢作用的微生物不能从中获得碳源和能源,但是自然界中还是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具有共代谢功能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降解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共代谢作用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5,17,20]。
1.3.2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生化反应[10,12]
氧化反应 微生物体内的氧化反应包括:羟化反应(芳香族羟化、脂肪族羟化、N-羟化);环氧化;N-氧化;P-氧化;S-氧化;氧化性脱烷基、脱卤、脱胺。
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包括硝基还原、还原性脱卤、醌类还原等。
水解反应 一些酯、酰胺和硫酸酯类农药都有可以被微生物水解的酯键,如对硫磷、苯胺类除草剂等。
缩合和共轭形成 缩合包括将有毒分子或一部分与另一有机化合物相结合,从而使农药或其衍生物物失去活性。
应该指出,在微生物降解农药时,其体内并不只是进行单一的反应,多数情况下是多个反应协同作用来完成对农药的降解过程,如好氧条件下卤代芳烃的生物降解,其卤素取代基的去除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生:在降解初期通过还原、水解或氧化去除卤素;生产芳香结构产物后通过自发水解脱卤或β-消去卤化烃[6]。
1.4 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
1.4.1 微生物自身的影响
微生物的种类、代谢活性、适应性等都直接影响到对农药的降解与转化[21,22]。很多试验都已经证明,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或同一种类的不同菌株对同一有机底物或有毒金属的反应都不同[5,17,23,24]。另外,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和被驯化的能力,通过一定的适应过程,新的化合物能诱导微生物产生相应的酶系来降解它,或通过基因突变等建立新的酶系来降解它[10]。微生物降解本身的功能特性和变化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1.4.2 农药结构的影响
农药化合物的分子量、空间结构、取代基的种类及数量等都影响到微生物对其降解的难易程度[25~28]。一般情况下,高分子化合物比低分子量化合物难降解,聚合物、复合物更能抗生物降解[10];空间结构简单的比结构复杂的容易降解[24]。陈亚丽等 [22]在试验中发现,凡是苯环上有-OH或-NH2的化合物都比较容易被假单胞菌WBC-3所降解,这与苯环的降解通常先羟化再开环的原理一致。Potter等 [29]在小规模堆肥条件下研究了多环芳烃的降解后指出,2-4环的芳烃比5-6环的芳烃容易降解。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通常可以降解天然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如木质素、纤维素物质等,从而促进地球的物质循环和平衡。但目前的环境污染物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中本身不存在的生物异源有机物质,其中一些是对人类具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往往对微生物的降解表现出很强的抗性,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化合物进入自然界的时间比较短,单一的微生物还未进化出降解此类化合物的代谢机制。尽管某些危险性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可能会经自然形成的微生物群体的协同作用而缓慢降解,但这对微生物世界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的挑战。微生物通过改变自身的信息获得降解某一化合物的能力的过程是缓慢的,与目前大量使用的人工合成的生物异源物质相比,依靠微生物的自然进化过程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长期以往将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6]。因此,研究一些可以使微生物群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降解生物异源物质能力的方法非常重要和迫切。
1.4.3 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酸碱度、营养、氧、底物浓度、表面活性剂等[10,30~33]。刘志培等 [34]研究了甲单脒降解菌的分离筛选;程国锋等 [23]研究了微生物降解蔬菜残留农药;钞亚鹏等 [15]研究了甲基营养菌WB-1甲胺磷降解酶的产生和部分纯化及性质。他们所研究的微生物或其产生的酶系都有一个适宜的降解农药的温度、pH及底物浓度,这与Thomas 等 [31]、Donna Chaw 等[26]的研究结果一致。莫测辉等 [24]指出,堆肥中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活性与氧的浓度和水分含量密切相关,当堆肥中氧的含量小于18%、水分含量大于75%时,堆肥就从好氧条件转化为厌氧条件,进而影响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Hundt 等 [30]调查了biaryl化合物在土壤中和堆肥中被细菌Ralstonia和Pickettii的降解和矿化情况。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条件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可增强微生物对biaryl类化合物的利用率,如联苯、4-氯联苯。Kastner等 [35]认为,在堆肥与被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混合的情况下,堆肥中有机基质含量对于农药降解的作用要大于堆肥中生物的含量对于农药降解的作用;营养对于以共代谢作用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更加重要,因为微生物在以共代谢的方式降解农药时,并不产生能量,须其他的碳源和能源物质补充能量[12]。对于好氧微生物来说,在好氧条件下可以降解农药,而在厌氧条件下降解效果不好;而对于厌氧微生物来说,情况可能正相反。也有研究指出在好氧条件下,有的厌氧细菌也可以代谢一些化合物[6]。
1.5 农药微生物降解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1.5.1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20世纪后半叶是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迅速发展的时期,各种不同的生物学技术不断涌现;同时在21世纪初,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的学科迅速兴起。这一切都为人工创造“超级农药降解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目的性的人工组装“工程菌”成为有魅力的发展目标。同时,因为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本质是酶促反应,所以,有人直接提取微生物合成的酶系来离体进行农药等有机化合物污染物的降解研究[15]。
1.5.2 多菌株复合系的构建及应用
以往研究农药的生物降解偏重于用单一微生物菌株的纯培养[17,23],现在已经证明,单一菌株的纯培养效果不如混合培养。因为单个微生物不具备生物降解所需的全部酶的遗传合成信息,而且它们在难降解化合物中驯化的时间不足以进化出完整的代谢途径,同时许多纯培养的研究发现,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会有毒性中间物质积累,因此彻底矿化通常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营养菌群(如发酵-水解菌群、产硫菌群、产乙酸菌群及产甲烷菌群等)。一种微生物降解一部分,经过数种微生物的接力作用和协同作用,经过多步反应将有毒化合物完全矿化,微生物的群体作用更能抵抗生物降解中产生的有毒物质[6]。笔者等利用菌种间协同关系构建的复合系不仅高效率分解木质纤维素,而且菌种组成长期稳定,不易被杂菌污染[36,37],在此基础上赋予农药分解功能的复合系对多种农药具有强烈的分解能力,其作用机理有待作进一步的细致工作。关于混合培养中的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协同作用,至少可以将微生物群落分为7种:(1)提供特殊营养物;(2)去除生长抑制物质;(3)改善单个微生物的基本生长参数(条件);(4)对底物协调利用;(5)共代谢;(6)氢(电子)转移;(7)提供一种以上初级底物利用者[6]。另外,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应用证明,目前人类能够分离纯化的微生物种类及其有限,甚至自然界中99%的微生物目前无法纯培养[38],因而只有培育复合系才能包含这些重要而无法纯培养的微生物种类。
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药残留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且也有了一些应用的实例,但研究大多局限在实验室中,农药降解菌完全走出实验室到实际应用中还有一段路要走。农药微生物降解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单一菌株的纯培养问题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菌株的纯培养上,在实验室内获得纯培养的菌株,然后研究它的特性、降解机理等。然而这一方法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自然状态下,是多种微生物共存,通过微生物之间的共同作用把农药降解。农药残留往往存在于土壤、农副产品、废弃物等复杂环境中,即使在实验室内一株菌的降解活性再大,到了这种复杂条件下可能无法生存或起不到期望的作用。
2.2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微生物生长和对农药的降解影响很大,如环境的温度、水分含量、pH、氧含量等,而自然环境中这些因素变化很大,这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如何克服环境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目标微生物的作用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3 微生物降解目标化合物对降解的影响
目标化合物的浓度是否能使微生物生长,另外,农药污染环境的化合物组分很不稳定,波动很大,这给以工程措施微生物降解农药化合物带来困难。
2.4 微生物与被降解物接触的难易程度
被农药污染的环境有土壤、空气、水体及蔬菜瓜果等,对于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微生物很容易与污染物接触,从而发挥它们的降解功能。但是,对于被农药污染的食品来说,利用微生物降解残留的农药很难,因为微生物无法与存在于物体内部的残留农药接触,无法发挥它们的作用,而只能降解残留在物体表面的部分。这种限制需要人们尽快解决,从而扩大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应用范围。
2.5 微生物的适应性问题
所接种的微生物能否适应污染的环境,这不仅包括上述提到的物理环境,还涉及到生物之间的关系。接种到环境中的微生物受到抑制物的影响,或者受到包括捕食者在内的土著微生物的影响,甚至受到拮抗作用而不能生长等,这些都可以造成接种的微生物不能成为优势菌从而失去对农药的降解作用。构建多菌株复合系,具有稳定性和抗污染性强的优点,但即使是多菌混合培养的复合系也同样存在能否成为优势群体的问题。
3 堆肥法消除污染物
现代城市生活垃圾、有机固体废弃物、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中也含有大量的残留农药及其由于利用污水灌溉等可能导致的其他污染物。而堆肥法是消除这些污染,使有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堆肥过程中,通过堆肥体系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和挥发、沥滤、光解、螯合和络合等非生物方法消除污染物。堆肥法消除污染物主要有:(1)将被污染的物质或污染物与堆肥原料一起堆制处理;(2)将污染物质与堆制过的材料混合后进行二次堆制;(3)在被污染的土壤中添加堆肥产品,利用堆肥中的微生物消除土壤污染[39]。所以,堆肥法既可以消除污染,又可得到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对环境污染治理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6,40~43]。
将人工构建微生物的复合体系,接种到农药污染土壤中,或利用活性的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来改良已经被污染的土壤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活性堆肥内含有复合的微生物体系,在污染的土壤环境中更容易成为优势菌群。这就涉及到复合系的构建,微生物复合系的构建需要传统的和现代的方法相结合。从已有的堆肥体系中和已经污染了的土壤环境中分别富集培养微生物,得到土著微生物的复合系和堆肥菌复合系,然后进行复合微生物体系内部各个组分的特性、功能和多样性研究。菌株的抗药性鉴定,再把各个有功能的组分重新复合,组成一个新的复合体系,这一复合系不仅具有强有力的功能,又更能适应土著环境。直接应用复合系治理土壤污染,或者利用复合系生产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来改良土壤。
4 结 语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在农药污染的一些环境中诱导出天然的降解农药的微生物,那么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条件控制措施,充分调动这些土著微生物的作用,尽量采用原位生物修复,而不用人为地接种微生物,这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光启,侯祥麟,时 钧,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 韩熹莱,钱传范,陈馥衡,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3 阮少江,刘 洁,赵永芳,等. 微生物降解甲胺磷农药的进展.宁德师专学报,2000,12(3):177~180
4 Wagrowsk D M,Hites P A.Polycycle aromatic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urban,suburban and rural vegetation.Environ Sci Technol,1997,31: 279~282
5 王保军,刘志培,杨慧芳. 甲单脒农药的微生物降解代谢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3):298~302
6 陈 坚.环境生物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79~319
7 江苏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手册(第七分册) 农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8 虞云龙,樊德方,陈鹤鑫. 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与繁殖策略. 环境科学进展,1996,4(3):28~36
9 马 瑛,张甲耀,管筱武,等.原毛平革菌堆肥处理有害废弃物的可行性. 环境科学,1999,20(6):67~70
10 孔繁翔,尹大强,严国安.环境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1~230
11 郑金来,李君文,晁福寰.常见农药降解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展望.环境科学研究,2001,14(2):62~64
12 陈文新.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234~248
13 Sabaté J,Grifool M,ViňM,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2- methyphenantherne utilizing bacterium:Identification of ring cleavage metabolites. Appl Microbil Biotechnol,1999,52: 704~712
14 钞亚鹏,赵永芳,刘斌斌,等.甲基营养菌WB-1甲胺磷降解酶的产生、部分纯化及性质. 微生物学报,2000,40(5):523~527
15 阮少江,刘 洁,王银善,等. 微生物酶催化甲胺磷降解机理初探.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6(4):471~474
16 张宏军,崔海兰,周志强,等.莠去津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农药学报,2002,4(4):10~16
17 王永杰,李顺鹏,沈 标,等.有机磷农药广谱活性降解菌的分离及其生理性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2):42~45
18 崔中立,李顺鹏.化学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及其机制.江苏环境科技,1998,3:1~5
19 石利利,林玉锁,徐亦钢,等.DLL-1菌对甲基对硫磷农药的降解作用及其降解机理.农村生态环境,2002,18(3):26~29
20 沈东升,徐向阳,冯孝善.微生物共代谢在氯代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 环境科学,1994,15(4):84~87
21 Juteau P,Larocque R,Rho D,et al.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bacteria capable of toluene degradation in a compost biofilter. Appl Microbil Biotechnol,1999,52: 863~868
22 陈亚丽,张先恩,刘 虹,等.甲基对硫磷降解菌假单胞菌WBC-3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的研究.微生物学报,2002,42(2):490~497
23 程国锋,李顺鹏,沈 标,等.微生物降解蔬菜残留农药研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8,4(1):81~84
24 莫测辉,蔡全英,吴启堂,等. 城市污泥与玉米秸秆堆肥中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1,17(5): 73~77
25 Deschênes L,Lafrance P,Villeneuve J P,et al.Add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 and Psedomonas aeruginosa UG2 biosurfactants inhibit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biodegradation in a weathered creosote-contaminated soil.Appl Microbil Biotechnol,1996,46: 638~646
26 Donna Chaw,Ulrica Stoklas.Cocomposting of cattle manure and hydrocarbon contaminated flare pit soil.Compost Science and Utilization,2001,9(4):322~335
27 李国学,孙 英. 高温堆肥对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的降解作用研究.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3): 141~144
28 莫测辉,蔡全英,吴启堂,等.城市污泥与稻草堆肥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环境化学. 2002,21(2):132~138
29 Potter C L,Glaser J A,Chang L W,et al. Degradation of polynuclear armotic hydrocarbons under bench-scale compost condit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33(10): 1717~1725
30 Hundt k,Wagner M,Becher D,et al. Effect of selec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degrad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biaryl compounds by bacterium ralstonia pickettii in soil and compost. Chemosphere,1998,36(10):2321~2335
31 Thomas R A P,Macaskie L E.The effect of growth conditions on the biodegradation of acid mine drainage waters by a naturally-occurring mixed microbial culture.Appl Microbil Biotechnol,1998,49:202~209
32 Tan N C G,Prenafeta-Boldú F X,Opsteeg J L,et al.Biodegradation of azo hyes in coculture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ith aerobic aromatic amine degrading enrichment culture. Appl Microbil Biotechnol,1999,51:865~871
33 Zhangtang Yu,William W Mohn.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termophilic bacteria capable of degrading dehydroabietic acid.Can J. Microbiol,1999,45:513~519
34 刘志培,贾省芬,杨慧芳.甲单脒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微生物学通报,1995,22(5):285~288
35 Kastner M,Mahro B.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olycycle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s affected by the organic matrix of compost.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96,44(5):668~675
36 崔宗均,李美丹,朴 哲,等.一组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MC1的筛选及功能.环境科学,2002,23(3):36~39
37 Harruta S,Cui Z,Huang Z.Construction of a stable microbial community with high cellulose-degradation ability.Applied Microbiol Biotechnology,2002,59:529~534
38 Amann R I,Ludwig W,Schleiffer K H.Phyloge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in situ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microbial cells without cultivation.Microbiol Rew,1995,59:143~146
39 李国学,张福锁. 固体废弃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生产.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64~186
40 Kauatner M,Mahro B.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s affected by the orgnic matix 0f compost.Appl Microbil Biotechnol,1996,44:668~675
41 Filippi C,Bedini S,Levi-Minzi R,et al. Cocomposting of olive oil mill by-productis: Chemcial and mocrodiological evaluations.Compost Science and Utilization,2002,10(1):63~71
42 Fang M,Wong M H,Wong J W C.Digestion activity of thermophilic bacterial isolated from ash-amended sewage sludge compost.Water,Air and Soil Pollution,2001,126:1~12
43 莫测辉,蔡全英,吴启堂,等.城市污泥及其堆肥施用对通菜中有机污染物的累积效应. 环境科学,2002,23(5):52~56
(收到修改稿日期:2004-03-24)
[1]第一作者:王伟东,男,1970年出生,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有机物资源再利用研究。
*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No.2002AA24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