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通发展的超前性和重要性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公路的大规模修建,的确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公路建设又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结合公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环保现状,就公路设计、施工和建设项目审批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保
前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课题。
我区公路建设及环保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区基本完成青藏公路的整治、成樟公路(G318)全线、新藏公路(G219)全线以及滇藏公路和川藏北线与云南、四川连接路段的改建。形成“三纵两横、六个通道”公路网主骨架,使公路网主骨架大部分路段达到三级以上标准。但是,由于我区地处西部,有大量的高山深谷,山势陡峭,落差较小,地形地貌极其复杂,地质、水文条件极差,施工条件也极其恶劣,有些地段施工便道几乎没有,高差大,很难上,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开工条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因公路建设破坏了原来的自然平衡,引起岩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因此,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现场施工条件艰难,弃渣场道路一时还不能通达等等客观原因,致使一些承包商为了追求工程带来的丰富利润,节约成本,予环保生态不顾。首先是有的施工单位未按施工组织计划操作,将施工挖出的土、石采取就近丢弃的办法,往山下倾倒,造成路基下方山坡上所有灌木、草皮等植被因倒下的土、石顺山滚一扫而光,有的地方几乎是斩草除根,远眺如同“剃光头”。所形成的环境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一时很难恢复。
其次在进行施工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指标也未能很好结合实地充分利用地形进行路线布设,致使深挖路堑、高填路基普遍存在。
三是弃渣场的设计,未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的进行设置。同时,施工中未按设计图要求来修建下方支挡结构物,或仅简单的将石头干码作临时支挡应付,当弃渣顺势而下时,造成冲毁“支档”等等这些在公路建设中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件也频频发生。由于影响环境的因素还较多,如:资金困难、资金少;资金不到位,未能专款专用;工程项目要实施未能从更高的角度和责任来看待环保这个问题;还有全民环保意识不够,认识也到不了位,未能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等。为此,笔者认为,目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迅速改进我们在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1.加强公路行业环保意识,促进环保工作健康发展
我国在2000年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政府特别重视西部公路建设中生态保护措施。公路行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真正做到土地资源、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三者能协调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与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共同研究探讨,计划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学术活动,吸引公路行业的建设、经营、管理人员及专家对公路行业中存在的环保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形成统一认识,指导环保工作。特别要加快培养公路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开展各级公路环境保护与恢复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广大公路职工应深知自己在保护环境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要在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不懈努力,把提高公路行业全员环境意识作为发展公路事业的行动指南,贯穿到公路建、管、养的全过程,并逐步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
2.树立生态公路理念,做好施工环保设计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这一时期仍然侧重公路的功能因素,如安全、迅速、沿用传统的以填为主节约工程造价的设计思想,对环境因素重视不够。而公路的技术标准越高,对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如何保证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力争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就要求设计者首先要树立生态公路的理念,确立生态公路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要注意精心优化设计方案,调整设计参数,制定有效的工作手段。应着眼于修一条符合周围实际环境,满足通行能力和安全要求的路。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从技术上选择可靠的施工方案,提出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减轻公路对现有地形、植被的破坏和自然水系水质的影响,要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技术等级标准和适宜的技术指标,对路线位置、路基高度等重大决策必须慎重,千方百计节约土地。对深挖工程最艰巨的地段,可考虑用隧道,尽量避免山体深挖后对路基稳定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高填深挖,少占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发生。对于部分地形复杂的山区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特殊路段,应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比较,选择最佳布线方案。可以采取分段设计的方法,考虑不同的行车时速和路段交通量,这样可大大节约工程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公路绿化应以保护沿线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和谐的公路景观为根本目的,不哗众取宠。应用环保技术做好弃渣场的设计,在弃土场的位置选择上,主要考虑避免诱发泥石流,不挤占河道过水断面,尽量选择山间洼地,做好弃渣场的排水和绿化设计,石质弃渣场在完工后其表面宜考虑履地予以绿化或还耕。
3.抓施工期的环保实施,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首先质量监督部门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与监督措施,规范管理。其次应给出公路建设与环保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公路环保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的环保方案组织实施,要进一步加强取、弃土场和临时用地复耕的监管。对路基上边坡、下边坡以及弃土(渣)场应有相应的处理措施:(一)处理好山体的开挖面。在上边坡应设碎落平台,以防落石危及行车行人的安全,采取挂网施工技术在破碎或石质边坡上种草绿化;在路基的下边坡则应采取设拱形或菱形等骨架稳固边坡,同时也种植草皮绿化,让所有开挖面看不到开挖痕迹。(二)处理好弃、取土(渣)场。对于弃土场采取“土地复垦技术”作好土地复垦规划、复垦工程的实施以及复垦后的改良与管理,或人工植树等。对于石质弃渣场,应在工程完工后其表面复盖一定厚度的土层,并且进行植被恢复逐渐向“绿化新文明”建设推进。对桥梁下构施工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并加大管理力度。建设项目的环保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尽量打足。同时,实施“环境监理计划”,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理与监测,对施工全过程中的环保进行全面监测检查。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环境监理结果作为该项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严格把好环保关。
4.项目审批中抓好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影响质量预测评价,是指在某一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城市建设与发展、区域规划等活动之前,对这一活动可能对周围环境地区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止污染和破坏的对策。其目的在于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建设项目实施一定要积极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要加强对环境影响的论证,充分体现公众参与的原则。对于大型新建公路项目应进行个别评价,应有综合的咨询程序,对路线的环境检查以及对所有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综合分析。一般省道及地方道路项目只需进行类别评价。对具体的环保措施应实事求是,不要盲目求新、求大,要务实。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计划部门或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审查部门应把严审批关,对未做“环评”的建设项目,即使经济效益再高,也不能以损害环保为代价,决不允许项目实施走“先污染,后处理”的做法,这种难于一时恢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我们已经难以承受。
5.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5.1 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在地方公路尤其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为提高公路技术指标,高填深挖现象普遍存在。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土质填方和挖方边坡采取及时有效的植树配合污工防护,不但能防止水土流失,而且美化了路容,减轻公路水毁现象。对提高公路运输效益、减少公路维护费用有着重要意义。
5.2 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在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沙化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公路环境施行良好的植树防护措施,不但提高了公路的使用效果,而且响应了国家治沙的方针政策,对改善地方生态环境、维护地方生态平衡、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5.3 改善居住环境,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公路环境治理的好坏,亦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良好的公路运输环境,能让驾驶员、乘客心情愉快和减轻疲劳,从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运输效益。另一方面,良好的公路景观,不仅体现了一个地方对人居环境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亦从侧面反映一个地方社会环境的健康程度、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这一点对吸引投资者、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加快地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6 结束语
鉴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薄弱,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地方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对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由于资金的原因。导致公路在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的运营过程中水土流失严重,公路水毁现象突出。公路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废气等对沿线植物、土壤、水源的污染也未得到很好的治理。建议在今后的公路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部门,对公路环境治理与保护加以充分研究、论证并实施。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这将是不无卑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