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环保论文
  3. 内容

WebQuest在高职《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法或称网络探究学习法,是由美国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的Bernie.Dodge 和Tom.March于1995开发的一种课程设计方案。其实质是在网络条件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任务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理解过程,实现学习者在较高的水平上思考。 

  当今,网络正在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网络环境中,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隐藏在网络信息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一部分自制力比较差的大学生,忽视自主学习、自律能力的培养,很容易掉进网络泥潭而难以自拔。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学生自身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大的关系。在此背景下,教师如何通过主动的、系统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来寻求、探究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在高职《环境工程学》课程中探索WebQuest教学模式,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1 实施WebQuest教学模式的意义 

  1.1 WebQuest模式契合《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特点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教学实践性、操作性、创新性要求突出,特别是课程设计教学环节,需要学生从选题开始、选择工艺、绘图计算、设备选型及工艺布置,涉及的知识点众多,需要大量专业理论、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中掌握环境工程设计、开发的基本思路。而这种自主探究式学习,正是WebQuest的优势所在。 

  1.2 WebQuest模式契合高职教育理念 

  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生命力,其方法本身是否具有新颖性、可操作性,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从教的角度来设计学的过程,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教”的过多,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维过少。而WebQuest正好抓住了“网络”这个高职大学生的“兴奋点”,将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被动为互动,而这也正契合了高职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同时,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在网络上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及今后所从事环境类行业的现状、及最新进展,有助于培养其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意识,有助于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长来实施其行业内定位。 

2 《环境工程学》WebQuest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课程知识点划分单元板块,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主要依据情景、任务、过程、资源、评估这五大模块为主线进行。 

  2.1 情境模块 

  情境导入模块是WebQuest教学模式的开始,通过这个基于探究主题而创设的虚拟情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构建以学习目标为依据、并且是学生目前认知和能力水平可及的范畴。 

  对于高职专业课的教学来说,WebQuest的主题应该来源于本专业或课程涉及的行业生产或经营实践中的真实任务,使学生能在一个真实事件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目标。 

  在《环境工程学》课程实践中,笔者根据课程板块单元实际情况,创设了多个不同形式的学习情境。如水处理设施运行现状调查,水、气处理工艺设计、选型等等。主题构建紧扣教学环节、突出实用性、可行性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任务模块 

  任务驱动模块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即本次WebQuest教学过程结束时,学生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拿出什么样的具体成果。其成果可以是一件电子作品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具体可包括编纂、复述、判断、设计、分析等等,或是这些任务不同程度的综合。一个设计得很好的任务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吸引眼球的,是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简单的回答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针对前面设计的情景具体化了以下几个任务:浙江省城填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调查、某30,000t/d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次沉淀池的设计及说明、某500t/d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设备选型、评价某5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计之优劣等。 

  2.3 过程模块 

  过程模块将为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脚手架”,引导学生体验整个思维过程。在“过程”模块中,教师给出学生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包括对任务的分解与分工,让学生知道完成任务的全过程,整个任务实施步骤应当是简明而清晰的。 

  以某30,000t/d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次沉淀池的设计及说明为例,在实际教学实施中我们要求学生通过浏览网络资源、查阅文献、相互交流完成以下几个子任务:(1)池型的选择及理由;(2)制订设计原则及设计参数;(3)工艺设计及计算;(4)草图绘制;(5)方案设计成果展示。 

  同时,我们将学生划分成几个相互竞争的小组,各小组中按各自特点分为网络资源搜索与认证、工艺设计计算、后期认证及制作等三个互助关联协作而又互有分工侧重的“工作坊”。 

  在整个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相当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又要恰当地给予及时指导。如合理的分工与分组、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的推荐与使用、循序渐进的任务分解、关键步骤的把握控制、任务迷航时的疏通引导等等。过程模块,是WebQuest教学模式是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2.4 资源模块 

  资源模块即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网络资源和工具,这些网络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网站(网页)、期刊数据库、视频、邮件等。在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大量使用了课程(专题)博客(Blog)这一全新形式作为学生网络资源导航的主要手段。 

  将博客作为网络资源主要的提供手段,好处是:(1)博客的技术门槛低,且不需租用网络服务空间,维护手段简便,可以随时更新相关资源及内容;(2)博客提供开放的文档分类及检索功能、可以方便地提供学习资源链接,便于教师组织相关教学资源,同时也保证以便学生能在主题任务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3)博客可以提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同时还可成为电子作品的上传、展示平台,便于信息的及时传递。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博客中提供的资源内容大体分为:基础知识及相关标准;相关参考文献及样本;扩充知识及外网链接;作品上传区块等几个部分,并提供了相关检索及数据库运用的知识。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能力、精力所及,又提供有足够的开放空间。有序的、组织良好的资源模块建设,是确保WebQuest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 

 2.5 评估模块 

  评估及结论模块是对WebQuest学习效果与可行性的评定。评价过程不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电子作品(PowerPoint、设计说明、演示文稿等)的质量水平,还要有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信息素养、作品演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应注意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由各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台,一边展示本小组的电子作品,一边向全体师生介绍本小组的分工情况、WebQuest学习的主要过程、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也会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同时,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质疑,甚至争论,并促使之对WebQuest过程进行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 

3 教学效果总结 

  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重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一点在工程类的课程的教学中犹为突出。运用WebQuest进行学习实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虚拟的实践情景,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同学间协作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启发专业兴趣,拓展专业能力。 

  通过我们在《环境工程学》课程中的WebQuest学习实践及后续的问卷调查,86%的同学对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持认可的态度,近70%的同学认为这一模式对自己的帮助很大。而在我们的期末理论考试中,我们发现与WebQuest任务主题相关的问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质量要明显高出一筹。 

  WebQuest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地关注,要求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地反馈和指导,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何帮助教师提高指导和评价效率、如何有机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来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WebQuest在高职《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https://m.gc5.com/hbgc/wscl/1040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