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环保论文
  3. 内容

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当前,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凸显,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也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各国面对的国际性任务。在各类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具有涉及面最广,危害程度较大,防控难度较大的特点,它不但对人类和动植物正常生存生活造成较大危害,也对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产生了较大威胁。文章就环境工程架构下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成因、防治管理措施做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探析

引言

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的纵深推进,让人类享受了工业化、信息化成果红利的同时,也承受了过度开发及环境保护不力带来的污染后果,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在大气质量管控和污染防治上,在十九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已经有过类似问题的惨痛教训,因此当前环境工程科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应用实践而言,大气问题关系到各行各业与千家万户,要从制度设计、防控措施、长效机制和行为引导方面进行努力,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1大气污染的破坏性及其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下可以把大气污染原因分为客观的地理环境变化和主观的人为影响。自然环境变化有地壳运动引起的火山爆发、极端天气、沙尘暴等等,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大气污染会延续较长的时间,同时防控的难度也较大,集中性的对某一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危害程度相对较大。主观性人为活动是目前对大气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其通常是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废液、废物等的排放,造成了大气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受到严重破坏。目前较为集中的问题是各类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工农业生产中处理不达标的废气排放,如秸秆焚烧,化肥农药的滥用、农村取暖季传统的燃烧烧煤取暖方式以及城市的垃圾焚烧、高污染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等。大气污染的破坏性最直观的是体现在对人类身体机能的影响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人体,最终造成人体的器官组织出现异常或者病变,例如氮氧化物、硫化物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肺、肝、鼻等多个器官造成破坏,诱发肺炎、气管炎、鼻炎等急慢性疾病,最终导致全身系统性的机能受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二是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大气的有毒有害物质会经过呼吸作用进入动植物体内,同样会破坏其生理结构,影响生殖发育,而后依靠摄入食物让毒素在不同生物体内循环累积,会严重侵害到生态链结构,也可能造成一些动植物的基因突变,这些都对自然界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以及美丽家园的守护产生较大的挑战。

2基于环境工程视角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分析

2.1为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做好顶层设计

政府要肩负起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构建起全方位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和架构,做好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和监督落实工作。在污染监督监测方面,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体系开展严密扎实的污染情况实时检测,通过卫星、北斗定位系统开展天基领域的宏观侦测[1],通过无人机、人工飞机巡测方式开展区域大气环境监测,通过地面人工站点采样分析开展详细点位监测,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响应机制,对于异常的监测指标要及时的报送相关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并开展深入的调查和后续的处置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健全完善大气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控的法律法规,把污染防治作为红线和底线性要求,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处理标准体系,加大污染行为的惩戒与处罚力度,强化法律的运用落实,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建设,加快环境保护违法犯罪行为司法处置进程。在监督责任落实方面,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各方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同时要落实好中央环保专项督查工作,加大环保执法的审查审计,坚决把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落实到位,对于不履职尽责的责任主体要严肃依法依规处理。

2.2加强各类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

当前,内燃机动力的各类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仍然是大气污染的一大主要来源,因此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是环境工程视角下的关键任务之一。其排放管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尾气排放标准进一步严格要求,加大对机动车检测中尾气污染物及其达标情况的检测力度,能源部门、环保部门、车辆生产企业要联合起来,在现有基础上努力生产含有毒有害物质更低的石油能源、尾气处理技术更先进的机动车。环保部门应当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逐步的提升等级,限制黄标车辆的运行范围,加大尾气不达标车辆的淘汰力度。二是要大力的推行新能源汽车,包括油电混合、太阳能等新技术产品,国家应进行适当的资金扶持,帮助车企去提升新能源技术,从而在该类汽车的性能、稳定性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上有进一步的提升。三是鼓励公共出行和绿色出行,在城市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开展城市限号,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频率[2],引导公民共同为大气污染防控积极努力。

2.3着力加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污染一方面要防治,另一方面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也至关重要。早期的环境保护重视污染的防控治理,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例如若仅通过淘汰污染气体排放标准不合格的产能,限制机动车的使用,但是这只能放缓污染物增加,不能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所以生态修复就要发挥作用,开展绿化工作,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要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因地制宜打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城区与山区的绿色植被也能够为人类释放更多的含氧量高新鲜空气。此外,还要统筹山林湖海总体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促进生态圈的良性循环,减少水环境中污染气体的排放和化学需要量增加,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多使用生物质能的垃圾处理方式,减少化工业的废物排放,多利用生态自我修复来推动大气质量的全面提升。

2.4做好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是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控的有效措施。通过有效的宣传培训指导,让公众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防控大气污染的政策及技术都有了全面的认知和了解,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自觉的从自身做起。首先可以通过在社区、单位、公共场所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册,开展各类环保讲座等形式扩大宣传的范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联合各级学校组织环保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其次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渠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线上宣传,例如出品各类环保纪实的纪录片,在知名的网络平台上去邀请环保专家、公众人物等做相关的环保知识专题讲座,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开发相应的低碳环保应用程序,比如健步行软件,既能帮助大众去强身健体,也能实时显示减少机动车使用后所为降低碳排放所作出的贡献。最后要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环保法规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在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上,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的讲座、影视剧、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宣传,让公众知晓危害大气环境的法律后果以及对社会他人和自身的严重危害,强化大气的保护理念,从身边做起,做大气防控与生态建设的践行者。

2.5加大以废气综合利用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力度

废气污染占据了大气污染的绝大比例,因此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加强废气的净化与再利用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防治手段[3]。当前的工业企业已被强制性要求安装废气处理装置,其排放的废气中的有害有害物质含量必须低于国家及地方的强制环保标准,否则会被责令停产甚至关停,面临高额的罚款甚至是刑事处罚。瞄准环保行业的前沿技术方向,加快无害化处理的技术研发,争取能够将处理后的污染物进行二次利用,实现污染防治投入和产出的内循环,让企业更有动力去开展研发工作。

2.6建立市场化机制的环保产业体系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环境污染防治与保护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存在只投入不产出的尴尬局面,这也是导致部分工业企业铤而走险,触犯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废气处理特别是废气回收利用方面的研发及技术投入,政府也要着力支撑相关的项目研发[4],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介入环保科技的研发项目中去。应按照市场经济体体制的要求,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多主体支持建立多层次的环保产业体系,一是在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当前的很多企业排泄废弃物的处置主动性不高,很大原因取决于处置成本高,缺少相应的市场补偿机制,这就需要以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行来解决当前环境污染处置中权责利之间不平等不协同的问题,让环保措施运用到位,废弃物处理得当的生产企业能够把前期的投入资本化,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上拥有合适的定价标准,从而鼓励企业加大污染物的处理净化力度。二是在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上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资源投入的稳定性长期性,建立制度化的环保建设体系,而不是仅仅盯着政策方向,一段时间搞大气污染防控,一段时间搞水质污染处理,缺乏统筹管理,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生态环境治理不协调不均衡。三是环保技术的支撑体系要建立,政府要出台专项政策,拿出专项资金去鼓励科技企业加快环保技术研发,同时依靠排污权,排放权交易构建的市场机制,尽快实现技术专利的市场化运行,加强环保技术专利权的保护,促进其有序交易,同时要引导技术企业瞄准当前环保工程中最为迫切和棘手的问题,集中进行攻关,特别是在大气综合防治,土壤环境改良,水生态环境修复以及人为活动产生的工业三废和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循环利用上,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政府可以把利用废弃物再产出的环保型产品进行集中采购,并进行一定的价格补贴,让企业能够更加积极的开展技术研发,提升环保技术研发和赢用能力。

结语

总之,在当前大气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识之下,社会各界应当通力合作,从废气产生的源头、污染的方式、处理的技术方案上开展有效的防控和修护工作,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公众参与进来,齐心协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守护美好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周韬.探究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评《环境工程技术基础》[J].电镀与精饰,2020,42(03):54.

[2]刘刚.基于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04):223-224.

[3]刘群.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9,31(12):38+40.

[4]王皓.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简析[J].节能,2019,38(10):167-16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https://m.gc5.com/hbgc/wscl/1041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