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工程建设地点xx市开发区前xx路,海拔高度为15.2m—15.5m。层数四层,总建筑面积5400㎡占地面积1080㎡。本工程设计为二类建筑,耐久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Ⅱ级,采光等级为Ⅱ级,建筑装修为高级装修。结果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物绝对标高,室内外相对标高及位置详见总平面图。 摘 要 1 Abstract 2 前 言 5 第1章 建筑设计说明 6 1.1工程名称 6 1.2 工程概况 6 1.3 设计依据 6 1.4 设计基础材料 6 1.4.1 气温 6 1.4.2 风向 6 1.4.3 降雨量 6 1.4.4 冬雨季施工 6 1.4.5 工程地质条件及地理条件 6 1.4.6 荷载 7 1.4.7 土建工程日期 7 1.4.8设计柱、基础、主梁时采用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1.4.9 建筑墙体 7 1.4.10屋面设计 7 1.4.11 门窗设计 7 1.4.12 外装饰设计 7 1.4.13 楼梯设计 7 1.4.14 基础设计 7 1.5 建筑总平面设计 8 1.5.1 工程概况 8 1.5.2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求 8 1.5.3 功能分区 8 1.5.4 平面设计 8 1.5.5立面设计 11 1.5.6 剖面设计 12 1.5.7重要部件构造做法 13 1.5.8 特殊构造处理 16 第2章 结构设计说明 19 2.1 结构体系的选择和确定 19 2.1.1结构形式 19 2.1.2结构体系 20 2.1.3 结构布置 20 2.1.4 三缝设置 21 2.2基础方案 21 2.3楼梯方案 22 2.4 建筑材料的选取 22 2.5 构件尺寸初选 22 2.5.1 主要构件截面尺寸的考虑 22 2.5.2 结构受力考虑 25 2.6 结构计算单元的选取 25 第3章 结构设计计算 27 3.1重力荷载计算 27 3.1.1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 27 3.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 30 3.3 恒、活荷载作用 32 3.4 风荷载及其内力分析 32 3.4.1 风荷载计算 32 3.4.2 计算单元各柱的D值及剪力分配系数η计算 33 3.4.3 计算单元的反弯点位置、剪力、柱端弯矩计算 33 3.4.4 风荷载作用下内力图 33 3.4.5梁端弯矩计算 34 3.5 横向地震作用及其内力分析 37 3.5.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37 3.5.2 结构侧移刚度及D值计算 37 3.5.3 结构基本周期计算 38 3.5.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位移验算 39 3.5.5 地震作用下梁端剪力计算 40 3.5.6地震作用下内力图 41 3.6内力调幅 42 3.7 内力组合 46 3.7.1集中力计算 46 3.7.2框架柱、梁内力组合 46 3.8截面设计 71 3.8.1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71 3.8.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73 3.8.3楼板设计 83 3.9 楼梯设计 86 3.9.1 梯段板的计算 86 3.9.2 平台板的计算 87 3.9.3 平台梁的计算 87 3.11 基础设计 88 3.11.1 地基承载力计算 88 3.11.2 基础底面尺寸确定 89 3.11.3 基础底板配筋 90 结 束 语 93 参考文献 95 附 录 96 海拔高度为15.2m—15.5m。层数四层,总建筑面积5400㎡占地面积1080㎡。本工程设计为二类建筑,耐久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Ⅱ级,采光等级为Ⅱ级,建筑装修为高级装修。结果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 1. 工程地质概况:地势平坦,在水平方向土层分布均匀,表层土在-1.0m左右,以下为中风化或强风化的软质岩石层,地基承载力为{k}=300kpa。 2. 水文地质概况:最高地下水位为-2.0m,常年地下水位为-3.0m,地下水无腐蚀性。 3.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5m。 4.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