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保护层厚度变化及箍筋计算
根据我国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并参考《混凝土结构计耐久性设计规范》从混凝土的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1G平法规定保护层厚度以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保护层厚度是以混凝土标号>C25为基准编制的,当标号不大于C25时,厚度增加5mm。(P54页)
03G平法规定保护层厚度从最外侧纵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11G箍筋公式:1#筋L=2*(b+h)-8bhc+2*1.9d+2max(10d,75)
03G箍筋公式:1#筋L=2*(b+h)-8bhc+2*1.9d+2max(10d,75) +8d
钢筋锚固
一、03G平法给出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并且规定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
二、11G平法给出受拉钢筋基本锚固lab和labE
1、设计规范8.3条中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能小于最低限度(最小锚固长度),其数值不应小于0.6lab及200mm
2、为反映粗直径带肋钢筋相对肋高减小对锚固作用降低的影响,直径大于25mm的粗直径带肋钢筋的锚固长度应适当加大,乘以修正系数1.1
3、为反映环氧树脂钢筋涂层钢筋表面光滑对锚固的不利影响,其锚固长度应取系数1.25,这是通过实验以及国外一些标准确定的。
4、抗震锚固长度=非抗震锚固长度*抗震系数(一、二级抗震等级为1.15,三级抗震为1.05,四级抗震为1.0)
柱-嵌固部位
11G平法嵌固部位未确定:
(1)当无地下室时,同03G(基础顶面一个柱根)
(2)当有地下室时,在基础顶面可以不设嵌固部位(根据设计注明是否设置嵌固部位),只保留地下室顶面的嵌固部位P58
(3)P7第8条规定:设计需注明柱的嵌固部位位置
03G平法嵌固部位已确定:
(1)当无地下室时,在基础顶面(一个柱根)
(2)当有地下室时,在基础顶面及地下各楼面(至少两个柱根)
11G平法嵌固部位示意图
柱-变截面柱
03G平法规定节点分绑扎和焊接以及机械连接,共4个节点P38页。
1、设置插筋时插入长度均为1.5laE,弯折长度为C+200-BHC 。
11G平法规定节点以变截面位置来分,分为5个节点 P60页,如下图。
1、每个节点插筋的插入长度均为1.2laE,弯折长度为当变截面率大于1/6时为12d,小于等于1/6时钢筋直通。
2、新增了柱一侧没有梁的变截面节点,水平段锚固值为LaE+△-保护层
11G平法节点
抗震楼层框架梁节点增加及钢筋连接形式
03G平法分为一二级抗震及三四级抗震,纵筋以直径28为界采取不同连接方式。
11G平法抗震楼层框架梁增加四个节点:端支座加锚头(锚板)节点(图一),中间层中间节点梁下部钢筋在节点外搭接节点(图二),抗震框架梁KL、WKL(尽端为梁)箍筋加密区范围节点(图三)。并且规定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或焊接。P79
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
11G和03G图集中都规定了板在端部支座为梁、圈梁、砌体墙和剪力墙的锚固构造,下面分别介绍每种支座中11G和03G的区别:
(a)端部支座为梁
11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平直段长度当设计按铰接时大于等于0.35lab,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大于等于0.6lab,伸至梁角筋内侧弯折15d,当直端长度>=la时可不弯折. 下部钢筋max{5d,支座宽/2}
03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锚入梁内la,下部钢筋伸至支座max{5d,支座宽/2}
(b)端部支座为剪力墙
11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平直段长度>=0.4lab,伸至梁角筋内侧弯折15d,当直端长度>=la时可不弯折. 下部钢筋伸至支座max{5d,支座宽/2}
03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锚入梁内la,下部钢筋max{5d,支座宽/2}
(c)端部支座为砌体墙圈梁和端部支座为梁时一致
(d)端部支座为砌体墙
11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0.35lab,伸至梁角筋内侧弯折15d,当直端长度>=la时可不弯折. 下部钢筋max{120,h,支座宽/2}
03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锚入梁内la,下部钢筋伸至支座max{120,h}
剪力墙水平筋钢筋锚固及搭接 (a)端部无暗柱的情况
11G平法规定剪力墙水平钢筋端部无暗柱时节点《二》做法,水平筋弯折10d。P68页
03G平法规定剪力墙水平钢筋端部无暗柱时节点《二》做法,水平筋弯折15d。P47页
(b)端部有暗柱的情况
11G平法规定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钢筋弯折10d。P68页
03G平法规定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钢筋弯折15d。P47页
(c)转角墙外侧水平筋搭接
11G平法规定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在转角一侧、两侧交错搭接,在转角处搭接三个节点。P68页
03G平法规定剪力墙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一侧交错搭接一个节点。P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