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关于地震波的概念

地震是地壳的一切颤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主要能源来自地球的内部,是由地球内部自然力冲击引起的。地壳或地幔中发生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波传播的路径,称震波射线,它代表地震波的传播方向。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不均一性,震波射线并不是直线,而是经过多次反射,折射之后,成为各种复杂形态的曲线。这表明震波在不同方向的传播路径是很不相同的。震波经过各种复杂途径辐射到地面上来,便可被地震仪所接收。地震仪记录下来的震波曲线,称为地震波谱。分析地震波谱便可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强度、震源深度和位置等。

地震被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a)纵波又称疏密波,其特征是振幅小、期短、传播速度较快,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b)横波又称剪切波:其特征是质点振动方向和震波射线方向垂直,振幅较大、周期较长、传播速度较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c)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按其振动特征,可分为两种,一种似水波浪,其质点作垂直于地面的椭圆运动;另一种是质点在地平面内作垂直于传播方向的运动。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但其周期最长、振幅最大。因此,是地震引起地面破坏的主要力量。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关于地震波的概念
https://m.gc5.com/jggc/lilun/1017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