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县古碉楼历经3次地震倾而不倒,全球征集维修方案
在马尔康县,有一座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直波八角碉楼,其身高43米,半个多世纪来,碉身已倾斜2.3米,经受了3次大地震,却一直屹立不倒,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昨日记者从马尔康县文体局获悉,当地政府开始研究拯救碉楼的方案,已向全球相关专家学者发出征集令,希望提供一套风险最小的拯救方案。
碉身倾斜2.3米 经历3次地震而不倒
在距马尔康县城15公里的松岗镇,有一个松岗碉群,共4座碉楼,分别位于梭磨河两岸,其中有两个八角形状的碉楼位于直波村,被称为直波碉楼。
马尔康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杨昕告诉记者,倾斜的碉楼是直波北碉,经他们仔细测量后发现,碉楼的碉身最顶端已经倾斜了2.3米,已经超过了一般建筑的倾斜值。
今年已经58岁的村民八尔姆说,在她六七岁时,她和当地其他小伙伴经常到碉楼玩耍,当时大家都已发现这座碉楼倾斜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座碉楼依然倾斜,但没倒塌。
据了解,直波碉楼先后经历了1933年叠溪大地震、1976年松潘大地震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但依然屹立不倒。2008年地震后,直波八角碉楼并没受到损坏,连一块石块都没有掉落,只是对面的松岗碉楼部分发生了垮塌。
为何斜而不倒? 八角结构有稳固作用
在杨昕和当地村民心中,一直有两个谜团一直尚未解开,一个是碉楼为何倾斜?另外就是为何倾斜而不倒?
对于碉楼倾斜的原因,当地村民一直认为可能是水流侵蚀了碉楼下面的基石。今年72岁的村民刘麦的房子就在碉楼边上,在他的记忆中,解放前碉楼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倾斜,至少肉眼很难看出来,后来当地修了一个引水沟,水流就会经过碉楼旁边,长时间下来,碉楼下面的基石就因水流侵蚀而变得松软,碉楼自然就出现了较大的倾斜。
碉楼是用当地的一些石块层层垒砌而成,中间用黄泥夯打结实,方式非常特别,在很多人看来,这种碉楼很容易倒塌,像直波碉楼这样倾斜的角度,为何屹立半个世纪不倒呢?
在当地村民中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当时修建碉楼时,就考虑到碉楼本身比较高,在打地基时就比较深和宽,整个村子下面都是碉楼的地基,正因如此,碉楼即使发生了倾斜,也不会轻易倒下。
不过杨昕分析认为,一个建筑是否稳固取决于结构,直波碉楼墙壁有近1米厚,从下往上是锥形结构,本身具有稳定作用;同时碉楼经过多年的地质沉降,已形成了较稳定的结构。
如何纠偏加固? 专家提出多套解决方案
2000年左右,直波碉楼倾斜的问题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经过测量后发现碉身倾斜已达2.3米,当地政府决定对直波碉楼进行加固修复,在碉楼下方修筑了挡体。
“这10多年来,碉楼的倾斜度并没明显加大。”杨昕说,考虑到碉楼会威胁到村民的安全,政府部门准备对碉楼进行纠偏修复,前期他们联系了很多家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并邀请了相关专家商讨方案,不过专家们出现了多种意见。
目前,一种方案是在对碉身加固的基础上,如果碉楼往南边倾斜,就在北边挖出一些土石,让碉身重心保持平衡;另一种方案对整体碉身进行灌胶,将碉楼粘合起来,让它更加稳固,再将整体进行纠偏;第三种方案就是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在碉楼偏移一方搭一个钢架,将碉楼支撑起来,避免碉楼倒下来,让它保持现有的倾斜度。
维修面临难题 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杨昕说,直波碉楼是碉建筑中的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民族建筑史研究价值,2001年7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直波碉楼位列其中。同时,碉楼经历3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其建筑结构和抗震效应,将为现代建筑的抗震减灾提供研究对象。
杨昕分析说,现有的碉楼纠偏方案存在很大风险,一旦施工中没考虑到位,将可能造成碉楼被破坏,或是改变了碉楼的原貌。第一种方案风险在于碉楼特殊构造,它是石块和泥块结合建造,整体性比不上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如果破坏了其中一点的稳定性,碉楼可能垮塌;第二种灌胶方案对文物原貌破坏较大,失去了碉楼原有的文物保护价值。
“我们现在向全球的专家团队发出征集令,希望大家一起来拯救这个碉楼。”杨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