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杀手之裂缝
在建筑质量问题中墙体、地面出现裂缝是最普遍的现象。裂缝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建筑安全构成威胁的裂缝
(1)最为致命--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
有些实力较差的短视的或者第一次接触地产开发并没有长期打算的地产商为了减少成本,就在施工中减少钢筋数量.请水平较差的施工单位而导致钢筋捆绑位置不当或者水平垂直度达不到规定标准.水泥浇铸程序不严格.地基采用多种施工方法等方面做文章。
在深圳,工程管理比较严格,但是前三种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后一种比较少见。消费者应该谨慎选择,毕竟这么大宗的消费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将导致建筑物日后大规模的不均匀沉降,刚开始时,根本没有裂纹,外表与一般合格建筑一样,消费者无法辩明真相。但是经过一二年时间后,裂缝开始产生,是从下往向上,且口子慢慢会越开越大,等裂缝到了这一步,楼也快报废了。
尤其当裂缝与墙角呈45度斜角,梁上有垂直贯通状裂缝,阳台、雨篷根部有垂直裂缝,这些都是房屋的地基有严重的不均匀下沉和钢筋位置错误或数量不足所致。
这样的房子整体都会成为危房,安全也就没有丝毫保障
而此时发展商已经玩了一把空手道,楼卖了钱赚了改行了拍拍屁股走人了。消费者则人在危楼心急如焚,天地不应,那种心情可以想见,甚至是一辈子的积蓄就此化为乌有,生命安全也受到极大威胁。
这些情况报纸也是时有刊登,显示消费者上当受骗的不少,说明开发商队伍确实鱼龙混杂,消费者是防不胜防。
(2)局部小范围处理适失当形成的裂缝
如果建筑工程个别非常小范围的局部没有处理好,也能形成裂缝。这裂缝是倒"八"字形。倒"八"字小缝,对结构没有大的影响,但是会相应减弱抗震性能,应该进行局部加固。
二、对建筑安全没有影响的裂纹
(1)因温差和物理性质不同形成的裂纹
在墙体材料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温差反应较灵敏,变形相对大一些,而以砖体、砌块为主的墙体就比较迟钝,变形也小。
因此经过夏天的暴晒或是冬天的严寒,楼板与墙体就会发生一些细微的位移,因受力不均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般集中在建筑物端头的房间,接近外墙部位。
裂缝一般是正"八"字形状,也就是说,在墙的顶端的中部开始,斜着向下,延伸到建筑端头的墙角。
因温差、材料物理性质不同形成的裂缝没有太好的方法根治,它比较影响美观,对结构安全没有影响。
(2)因材料差异形成的裂缝
在楼内,框架结构的柱与砌块墙体的结合部的裂缝就是因材料差异形成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在角落,垂直向上。
这样的裂纹是不可避免的,对安全也没有影响。
(3)饰面的裂缝
饰面(比如腻子)的裂缝的成因也多是温差与自然侵蚀。形式多是龟裂(裂纹形状象乌龟背上的花纹而得名),对安全没有影响,修补也方便。
(4)其他原因
这类裂缝很不规则,成因多是不合理的装修,在结构上随意剔凿造成的。只要装修悠着点,就能杜绝。
(5)局部材料收缩产生的一字形裂纹
比如墙体干燥收缩后,与框架就产生了裂纹,因为墙体自身的重力下沉,就形成了与楼板平行的一字形裂纹。
这种裂纹对建筑安全丝毫没有影响,但是有时会导致渗水问题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