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浅析后浇带的施工要点

摘 要:针对某工程的后浇带进行分析,从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介绍了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及设置要求,结合相关规范要求,阐述了后浇带在实际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对后浇带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混凝土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建筑面积69009m2,地上18层,地下2层,分主楼和裙楼两部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为单身宿舍,裙楼地下两层为车库,后浇带从基础至屋顶及基础梁,地下室底板,顶板,内外墙,各层楼盖及屋盖之梁板水平及垂直贯通设置,缝宽800mm,钢筋在此处贯通不断,并增设相应各构件纵向钢筋15%的附加钢筋,伸入后浇带两侧各自构件内40d。后浇带留出槽齿,使新老混凝土咬接,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较原构件提高一级,浇灌后加强养护,后浇带浇灌前及浇灌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其两侧构件此跨范围模板及支撑不得拆除,确保施工安全。 
  2 后浇带的设置及功能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且宜不大于150mm。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 
  当地下室结构长度超过规范规定长度较多时,单靠设置后浇带是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是不能替代伸缩缝的作用。因为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通过设置后浇带能很好控制主楼和裙楼之间的沉降,达到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 
  对于施工后浇带的位置的布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后浇带部位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而应让钢筋连续通过,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基础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于结构设计图纸上用详图明确表示出来,而不应推给施工单位。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宜在基础后浇带下设置防水板并增设一道附加防水层。 
  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在实际中大部分混凝土普遍存在开裂现象,而混凝土正常使用时允许带裂缝工作,设置后浇带就是要释放混凝土中的大部分约束应力及水化热,在一定时间后,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后浇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临时留置的后浇带要经过原设计单位认可,其布置应该便于施工操作,且符合构造要求。 
  后浇带主要功能包括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墙裙之间的沉降上的差异,这也是某高层后浇带的主要设置目的,另外还有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减小温度应力等作用。此外后浇带也可避免在结构中设置永久变形缝。 
  3 后浇带在施工中的注意要点 
  (1)在施工前,提前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前预留出后浇带的位置,在施工中于后浇带处加盖盖板或者专门保护起来,防止施工垃圾及养护用水等污染后浇带,在浇筑后浇带之前,要仔细清理干净,如钢筋有锈蚀发生,则进行钢筋除锈。 
  (2)浇筑后浇带时的温度宜较低,夏季施工时选在清晨或者傍晚时分,并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比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个等级,目的是防止先后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裂缝,不能形成一体。 
  (3)在后浇带浇筑前将两侧混凝土凿毛,保证浇筑后的整体性,加强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应在侧壁处设置模板,抵抗后期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在后浇带进行封闭工序前,不得拆除后浇带处的模板,并且不得在此处施加其他荷载,以保证结构安全。 
  (4)在后浇带浇筑时注意以下技术要点,首先必须按照结构施工图的说明进行后浇带的接缝,其次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应使用堵头板,第三,在施工地下室底板处的后浇带接缝时,后浇带最好不要留成直槎,避免在后浇带处发生渗水现象。 
  (5)对后浇带先进行浇筑的混凝土部分进行防护和养护,在后浇带周边布置临时的维护工具,避免后浇带处的钢筋在施工过程中被踩踏和污染,在以往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忽视了对后浇带位置处钢筋的保护,造成后浇带位置处留存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并且钢筋被踩踏变形,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结构完工之前钢筋的强度及延性降低,达不到设计时的要求,会影响结构在使用阶段以及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影响正常使用。 
  (6)后浇带所浇筑的混凝土一定要采用掺加膨胀剂的无收缩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精心振捣,建筑完成后进行浇水养护混凝土的工作,保证后浇带的质量,使后浇带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沉降后浇带要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位置的混凝土,这样结构的沉降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充分完成,释放了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的一部分差异沉降。另外的方法是,在整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建筑主楼和裙楼的差异沉降进行预测,若差值符合相关要求,可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7)因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量较小,因此在施工后期,浇筑后浇带时,一般施工单位不再从场地外运送商品混凝土,而采用现场混凝土搅拌浇筑。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由于结构的后浇带位置处混凝土等级要比后浇带周围的相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一个等级,并且需要在此采用补偿混凝土,所以要进行单独配合比的计算。因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注意以下方面,保证搅拌混泥土所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以及掺加剂的质量合格。按规定进行浇筑时留试件,用以后期检验后浇带位置处混凝土的强度,注意后浇带位置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4 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的方法来取代在结构上设置永久性的变形缝,既达到了变形缝的作用,又避免了采用永久变形缝给结构受力性能带来的各种弊端,通过设计阶段对后浇带的合理设计及在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注意的相关操作要点,后浇带时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后浇带在现代施工中应用日益广泛,不仅用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处,对于超长的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虽不存在差异沉降问题,但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也采用后浇收缩带或后浇温度带,解决了结构上的诸多难题。 
  参考文献 
  [1] 姜成斌,刘明.土木工程建造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蒿广运.土力学及岩土工程新进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析后浇带的施工要点
https://m.gc5.com/jggc/lilun/1032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