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在追求施工质量的同时又要追求施工效率和速度,但是裂缝的产生却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影响和制约作用。后浇带作为防裂缝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施工中可以有效的控制和缓解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出现。本文通过阐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定义、特征和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和应用措施,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 后浇带 功能作用 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钢筋混凝土在温度影响之下容易产生收缩程度和膨胀程度不同的裂缝因素,而且这些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约束下对墙体、横梁和底板提前留置施工裂缝,将施工结构暂时划分为多个施工部分,最后通过相互之间的连接和物理性质的膨胀收缩原理来处理裂缝并且填充相应的材料使得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做法是后浇带施工工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性质采用不同材料进行浇筑,后浇带的强度一定要连接其他构建部分,并且在施工中对模板的消耗中严格控制,防止新老混凝土因为时间的先后而出现裂缝。
  一、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后浇带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克服温度差异而引起构建收缩裂缝,并且对于各种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裂缝模式和原理。如果在混凝土控制的过程中温度较低的季节修筑建筑物,那么随着季节的变动容易产生失水收缩裂缝。对于已经建成的混凝土工程,如果是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建成的,那么由于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而出现构建收缩裂缝,进而产生混凝土裂缝方式,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施工和控制的时候针对温度的变动合理的处理。这种裂缝的形成是由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构建外层形成了一定的挤压力量,等到挤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定的时候产生了混凝土构建物开裂现象。在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前对温度应力的考虑应当提前进行裂缝的预留,在施工完成之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措施,这样就可以有力的保护建筑物的整体性作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应用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解决基础设计和裙房结构组成的整体性缺陷问题。在高层建筑中能够对基础设计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收到建筑地基的重力影响难免会出现沉降缺陷,这就需要采用后浇带进行严格处理。在施工中用后浇带将这两个部分分开,通过将沉降计量的计算措施进行探究和控制,为整体性结构的还有其沉降的计算措施提供依据,一般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是通过建筑物的主楼结构方式和方法进行管理,完善施工技术要求和管理范围,合理的计算和控制内部应力值。
  二、如何设置后浇带
  (一)注意间距的合理性
  在后浇带间距的预留中,如果是在图纸上表明了留设要求,并且在图纸上的构建中间距一定要按照图纸处理来进行,就具体情况而言,在一般的图纸处理而言都是通过对间距不超过40cm的混凝土裂缝处理,避免由于间距太小而出现了混凝土挤压现象。
  (二)注意宽度的合理性
  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结构整体性要求,但是在施工中,整体性并不是说将结构整体进行切割成多个毫无联系板块,对于楼板或者基础来说,在施工中要对受力层进行合理处理,对于起到受力作用的钢筋是不准进行切割而形成间距的过程,这既是保证结构的整体性的要求,也是保证在施工中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要求。如果在工程的施工之中,跨度设置较大,且需要切割和钢筋受力情况,这是为了避免楼板两端受力过大形成下垂变形。并且在后浇带的应用中宽带要求要严格控制。
  (三)后浇带的位置选择
  后浇带适宜选择在混凝土构件受力最小的部位。一般在剪力墙的应用过程中对后浇带的浇筑中对领班的反弯点控制较为严谨,并且避免了自身剪力过大而形成的压力值。
  (四)后浇带的断面形式选择
  通常后浇带的断面要与混凝土结构的断面一致,为了避免因受力集中引起的结构变形,应避免后浇带浇筑后出现直缝。
  三、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一)时间选择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构建的收缩在两个月之内会完毕。而对于高层建筑和裙楼的结构和基础而言,则要等沉降完成之后开始浇筑后浇带。裙楼和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同时施工的,但是裙楼的施工量小而主题高层建筑的施工量大,在裙楼完成后,主楼的施工尚未完成,实际上裙楼的荷载产生的沉降在前,主楼的沉降在后,且主楼荷载造成的沉降多于裙楼的荷载,因此必须等主楼完全沉降完方可进行后浇带砼的施工。由于不同的施工季节、施工材料,一些需要延后浇筑时间的工程则要在设计图纸上体现出来。
  (二)材料选择
  后浇带浇筑前要将裂缝全面清理,排除积水,保持后浇带两边的构件表面湿润24小时以上。选择的材料必须是无收缩混凝土——膨胀水泥或添加膨胀外加剂的普通水泥配置的混凝土。为了使后浇带的强度高于所连接的构建,施工前必须加入早强减水剂,对混凝土进行认真的配置和振捣。
  (三)后浇带前期准备——预设模板
  模板的预设要严格参照施工图纸进行。在混凝土的浇筑之前要预设钢丝网模板,要保证钢丝网模板的钢丝网格均匀统一和钢丝粗细统一。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都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是避免裙楼和主楼在连接跨度过大的时候,地下室大梁支撑的荷载过于大二超过钢支撑扣件的承受能力而引起扣件螺栓被破坏。
  (四)浇筑混凝土
  首先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施工。第二、水平后浇带的浇筑要将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垂直后浇带的浇筑则要将混凝土充分振捣,振捣的时候要避免振捣器的振捣动作将钢丝网破坏。第三、注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以防止混凝土水泥浆流失。
  (五)处理垂直施工缝
  垂直施工缝的混凝土浇筑后达到初凝时就要用压力水冲洗直至出现骨料,并将钢丝网冲洗干净。为了避免错过冲洗时间,施工图纸要对时间进行预设,必要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
  (六)后浇带施工温度选择
  后浇带砼要选择适合的浇筑温度,以保证新老砼结合良好。最好的温度是10摄氏度,这符合热力学的收缩和膨胀的最佳结合点。后浇带砼在浇筑完毕后要在两天之后选择适当的时间收关,防止砼出现干裂,最佳的时间是早上或傍晚。
  四、结束语
  建筑基础施工的后浇带与建筑基础同时进行,且最先施工,对于出现的沉降和后浇带的缝接情况要做观测,一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二要为观测创造时间。后浇带的施工是一种细活,不同于结构梁和柱的施工,为了保证后浇带砼和结构部件严丝合缝且质量过关,在施工的过程中,现场的施工监督员必须勤加督促和检查,防止工人为了省事和避免麻烦偷工减料和省略步骤。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https://m.gc5.com/jggc/lilun/1032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