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从设计、材料,特别是施工角度阐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防治措施以及治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裂缝;防治 

  引 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公用建筑及住宅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不计其数的办公楼和住宅小区相继建成,人们陆续搬进新居,他们对办公环境和住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结构的安全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物的主体工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寿命、抗震性能等。尤其在住宅工程中人们对一些现浇楼板出现的裂缝情况非常关注,担心这些裂缝最终会引发安全事故,因而向建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也一直是施工单位和开发商经常面对的质量难题。 

  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一般质量通病 

  1.1 混凝土麻面 

  1.1.1 现象: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1.1.2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1.1.3 治理方法: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 水泥砂浆抹刷。 

  1.2 蜂窝 

  1.2.1 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1.2.2 预防措施: 

  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 

  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 倍。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 倍;对细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 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 

  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1.2.3 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1.3 孔洞 

  1.3.1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 

  1.3.2 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 

  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混凝土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混凝土中。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 

  7、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1.3.3 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浇筑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 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b. 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 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 

  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 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7、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1.3.4 治理方法: 

  一般孔洞处理的方法为,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凿除,用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一个标号半干硬性细石混凝土仔细分层浇筑,人工强力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混凝土,须待达到强度后再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光。 

  对于有松散混凝土的部位,将该部位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将钢筋清理钢筋,用压力水冲洗后,支模。模板紧贴已完成混凝土面,在一侧留浇筑混凝土的洞口,并比已完混凝土面高100mm,呈45度斜口。混凝土采用高一个标号的高流动性混凝土,边浇筑边用人工仔细振捣。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剔凿突出结构的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上述治理方法需上报补强方案,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1.3.5 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 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5、混凝土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 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6、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7、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成因、防治措施,上面已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但是随着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的不断更新,新的质量通病会不断出现,每个工程管理人员都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不断去总结,发现问题并想出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持续建设出真正的精品工程。 

  结语: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成因、防治措施,上面已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但是随着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的不断更新,新的质量通病会不断出现,每个工程管理人员都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不断去总结,发现问题并想出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持续建设出真正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吴江《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2010(13). 

  [2] 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实用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于颖《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控制》.现代装饰(理论).2011(0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措施
https://m.gc5.com/jggc/lilun/1034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