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场地选择: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场地,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对于不利地段,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这就考虑了地震因场地条件间接引起结构破坏的原因,诸如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陷、地震引起的地表错动与地裂。
  2. 建筑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建筑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不规则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借鉴国际的通行做法,参考外国规范,使我们的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3.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根据地震作用和结构响应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包括确定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或变形要求,以及确定相应于这些性能或变形的结构构件的变形限值。
  4. 结构抗震措施:结构抗震措施包括计算和验算、构造措施、结构材料选择和施工措施等。计算和验算主要用于确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以及评估结构的薄弱部位和可能出现的危险裂缝。构造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包括增加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设置芯柱、加焊锚筋、增加交叉斜筋等。结构材料选择也是抗震设计的重要方面,包括选择具有较高强度和延性的材料,以及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措施则包括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保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抗震能力。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
https://m.gc5.com/jggc/lilun/1043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