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波的传播所遵循的规律和几何光学极其相似,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弹性分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折射和透射,接收其中不同的波,就构成了不同的地震勘查方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本次地震勘探教学实习所用到的主要是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 1.1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其实习内容 1.1.1 实习的目的及要求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课堂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整个流程。其中包括现场踏勘、施工设计、数据采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地质解释及报告编写等。初步进行野外工作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刻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的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 1.实习目的 (1)巩固校内的理论学习成果,通过专业实践,进一步熟悉和掌握野外施工的工作技术。 (2)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野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得到初步训练。 (3)初步掌握地震勘探野外施工各个环节的基本过程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其中包括工作设计、地震仪器操作、数据采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地质解释及报告编写等。 (4)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生产能力。 2.基本要求 (1)学会熟练地使用和维护地震仪器和装备。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2)学习和掌握多种地震分支方法的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并能处理野外出现的一般故障问题。 (3)结合实际工区的资料,初步了解地震工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学习并掌握地震野外资料的一般整理、处理和反演、图示方法。 (5)根据工区实际地质条件和实测的物探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物探资料的解释方法和地震成果报告的编写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1.1.2实习的内容 (1)了解工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 (2)浅层地震仪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3)测线布置及观测系统设计; (4)浅层地震折射波野外采集技术(每两个人一组,每组采集4炮); a、激发和接收条件试验; b、相遇追逐时距曲线资料的采集。 (5)浅层地震反射波野外采集技术(只是在野外进行了示范,并未采集数据); a、干扰波调查; d、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野外资料采集方法示范。 (6)浅层地震折射波的整理、初步处理和解释; (7)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由于没有水平切片,所以只做垂直剖面的地质解释)。 1.2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与经济条件 测区为实习基地站内操场,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山东堡,坐落于燕山大学附近,滨临美丽的渤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发达,海上运输业尤其发达。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市区面积约300km²,是一个狭长带形滨邻渤海的旅游城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秦皇岛市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甲级旅游城市。 秦皇岛地处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极为方便,京哈,京秦,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不冻天然港口,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由秦皇岛码头乘船可直接抵达烟台,青岛,上海等我国沿海城市;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等各级公路四通八达,乡镇之间交通也非常便利。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由山地,丘陵,平原和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区内主要河流有北戴河,南戴河等入海河流,均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 该区地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台风,年均气温8.9oC~10.3oC,年均降水654.9mm,工区日照充足,风量较大。秦皇岛海港区是该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山海关位于海港区东北20km处,滨邻渤海,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东端点,天下第一关举世闻名,另外还有姜女庙,玄阳洞,燕塞湖等名胜古迹。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和高粱等,产品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