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建立观测系统 在具体施工中,每条侧线都分成若干观测段,逐段进行观测,每次激发时所安置的多道检波器的观测地段称为地震排列。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称为观测系统。 其中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是对反射界面上的反射点重复采样多次的观测系统,炮点和排列向前移动是有规律的。其移动距离与覆盖次数和地震仪器的接收道数有关,应满足下列关系式;γ=SN/2n。式中;γ表示炮点距道数,N是地震仪器的接收道数,n是覆盖次数S=1表示单边放炮,S=2表示双边放炮。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测线两端有附加段。 本次实验所需要的观测系统分为两种:6次覆盖,12次覆盖。 6次覆盖:覆盖次数n=6;最小偏移距x=600m;排列长度是24道接收;道间距为50m;侧线起始桩号为100;炮点的激发方式是小号放炮,大号接收;6次覆盖炮数为15炮。 12次覆盖:覆盖次数n=12;最小偏移距x=600m;仪器接收道数为24道接收;道间距是50m;侧线起始桩号为100;炮点的激发方式是小号放炮,大号接收;12次覆盖炮数为30炮。 绘制观测系统 6次覆盖:以100桩点为起始点,检波点从第112桩开始,检波器之间间隔一个桩点,比例尺为1:5000(即图上1厘米实际50米),炮点用o表示,检波点用三角形表示,地震波激发波用实线表示,反射波用虚线表示,在图上要标注出6次覆盖区域。 12次覆盖:以100桩点为起始点,检波点从第112桩开始,比例尺为1:5000(即图上1厘米实际50米),炮点用o表示,检波点用三角形表示,地震波激发波用实线表示,反射波用虚线表示,在图上要标注出12次覆盖区域。 层位对比 利用实习提供的横,纵8跳地震测线剖面,及有关剖面参数,对剖面层位进行层位对比解释,选层作构造图,根据相关资料和所作构造图进行解释对比,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解释---选择对比层位选择与地质构造有关、规律性较强的反射波进行对比:① 选基干剖面;基干剖面包括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构成了基干剖面网,其要求;全区剖面中反射标准层特征明显,且层次齐全、可连续追踪;剖面构造简单,断层少;在工区内分布均匀、可控制全区;此外,最好是过井剖面; ② 选择对比层位;在各基干剖面上都能出现的特征明显的反射波作为主要对比层位。 ③ 配合钻井、合成地震记录,推断反射层位的地质属性,重点对比与油气有关的层位。 ④ 还需考虑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注意选择来自不整合面上的反射和能控制不同地质年代的特征,由浅→深的某些层次。 剖面相关参数:平行侧线间距为30m;联络测线道间距是16米左右。 本次实验所作的层位:中三叠系侵蚀层,层位记为T3,用蓝色铅笔绘图。 参考时间:D568测线CDP1 0.96(s);D235测线CDP1 0.89(s);D581测线CDP1 0.79(s); 绘图的主要步骤:1)层位对比层位闭合差检查;2)分组选层作t0构造图;3)按一定间距,读取解释层位t0数据;4)将读取层位的t0数据写在对应的测线位置图上;5)依据测线位置图上的层位t0数据勾画等值线,线距(100ms或50ms);6)请绘所选层位t0构造图,写图头、图例等。 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在地震勘探中的绘制观测系统,加深了自我对于多次观测系统的了解,熟悉了在绘图中比例尺的选取。可以利用实习提供的横,纵8跳地震测线剖面,及有关剖面参数,对剖面层位进行层位对比解释,加深了自我对于层位对比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