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中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特征,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以及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动态,并就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 建筑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能源资源的紧缺加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都大力提倡的发展内容。建筑业作为一种能源消耗量大,影响生态环境严重的行业,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是必须要得到改进和完善的。生态建筑的理念就是由此而生,大力发展生态建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建筑生态化,是新形势下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提出的又一新的目标。本文笔者在结合世界各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工作体验和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来谈谈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建筑生态化
所谓建筑生态化,是在生态建筑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即在生态建筑已经从最初的结合气候、生物反应等方面进行设计,发展到了现如今的对节能环保、清洁健康等问题的解决与发展,生态建筑已经成为贯穿当前建筑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生态化,以及有关建筑生态化的最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就逐步形成了建筑生态化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人们对建筑生态化的定义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除了要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节能环保与生态建筑这种单一的理念以外,还需要将整个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使整个建筑的构造、设计、施工与使用这整个过程都融入到整个大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去,达到资源能源的消耗与产生形成良性循环,使能源资源单向流动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
因此,建筑生态化其实就是要将建筑从建立到销毁的生命周期中,所有过程都实现生态循环的特点,建立良好的人类居住环境循环的生态体系。为此,建筑生态化具有一些独特的基本特征,具体可以表现三方面。
首先,建筑生态化下的建筑能够使人们的居住环境体现出舒适的特点,表现在室内空间中就是指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音控制、光环境以及整体空间的和谐等多方面,这都是关系着人们居住环境是否“宜人”的关键因素。
其次,建筑生态化中的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不高。主要是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最后,建筑生态化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才使得70 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1972 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社会与经济,同时按照自然资源所赋与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以环境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标志着延续200 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4、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 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总的来说,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的“Acros 福冈”,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5、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建筑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影响,能源消耗也较为严重,建筑技术落后,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更具意义,也更为紧迫。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发展中国家要想全面推行生态建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改进。
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 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三是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次是国家用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6、结语
生态建筑和建筑生态化都是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对人类提出的最大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建筑设计人员致力研究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实现良好的建筑生态化不仅能够极大的改善全球的生态环境现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以促进社会的更大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生态建筑和建筑生态化则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力度,大力支持建筑生态化。
关键词:生态建筑 建筑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能源资源的紧缺加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都大力提倡的发展内容。建筑业作为一种能源消耗量大,影响生态环境严重的行业,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是必须要得到改进和完善的。生态建筑的理念就是由此而生,大力发展生态建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建筑生态化,是新形势下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提出的又一新的目标。本文笔者在结合世界各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工作体验和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来谈谈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建筑生态化
所谓建筑生态化,是在生态建筑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即在生态建筑已经从最初的结合气候、生物反应等方面进行设计,发展到了现如今的对节能环保、清洁健康等问题的解决与发展,生态建筑已经成为贯穿当前建筑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生态化,以及有关建筑生态化的最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就逐步形成了建筑生态化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人们对建筑生态化的定义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除了要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节能环保与生态建筑这种单一的理念以外,还需要将整个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使整个建筑的构造、设计、施工与使用这整个过程都融入到整个大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去,达到资源能源的消耗与产生形成良性循环,使能源资源单向流动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
因此,建筑生态化其实就是要将建筑从建立到销毁的生命周期中,所有过程都实现生态循环的特点,建立良好的人类居住环境循环的生态体系。为此,建筑生态化具有一些独特的基本特征,具体可以表现三方面。
首先,建筑生态化下的建筑能够使人们的居住环境体现出舒适的特点,表现在室内空间中就是指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音控制、光环境以及整体空间的和谐等多方面,这都是关系着人们居住环境是否“宜人”的关键因素。
其次,建筑生态化中的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不高。主要是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最后,建筑生态化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才使得70 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1972 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社会与经济,同时按照自然资源所赋与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以环境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标志着延续200 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4、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 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总的来说,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的“Acros 福冈”,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5、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建筑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影响,能源消耗也较为严重,建筑技术落后,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更具意义,也更为紧迫。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发展中国家要想全面推行生态建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改进。
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 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三是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次是国家用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6、结语
生态建筑和建筑生态化都是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对人类提出的最大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建筑设计人员致力研究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实现良好的建筑生态化不仅能够极大的改善全球的生态环境现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以促进社会的更大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生态建筑和建筑生态化则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力度,大力支持建筑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