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随笔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随笔

阅读之后感触颇深,建筑空间组合论一书运用了辩证的方法论述了建筑的功能、空间、审美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读了第一章总则,在总则中从三个方面对建筑进行分析:1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需求;2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需求;3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前述的两方面的要求。
然后分述建筑的功能,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类型和形式千变万化,其原因多种多样,但无可否认功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的功能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要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因此看待建筑功能的合理性不能脱开一定的社会条件而追求一种抽象的绝对的标准。此外在看待建筑功能问题上应当持有发展的观点,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所发展,建筑作为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也必然要随之发展和变化。应该坚持否定之否定的观点来看待建筑发展的趋势。

我们讨论的建筑与功能,实际上是指建筑形式与建筑的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早期的建筑,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建筑形式相对简单。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有能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以适应日益多样的社会生活,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得以更为充分的体现和强调,由此,新建筑运动应运而生,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提出“形式由功能而来”的观点。他给予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现在,人们对现代建筑的理论以及实践中的片面性提出批评和指责,甚至公然宣布“现代建筑已经死亡”。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认为“有什么样的建筑功能,就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建筑形式。”
“建筑形式”是由空间、体形、轮廓、虚实、凹凸、色彩、质地、装饰…等种种要素的集合而形成的复合的概念。这些要素,有的和功能保持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有的和功能的联系并不直接、紧密;有的几乎与功能没有什么联系;
如果我们不加区别地把这一切都说成是由功能而来的,这显然是错误的。由此看来,“形式由功能而来”这句近现代建筑的格言,尽管有它合理、正确的一面,但笼统地认为一切形式均来自功能,则显然夸大了功能的作用,就这一点来讲它确实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那么,与功能有直接联系的形式要素是什么呢?是空间。
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在建筑中,功能一般表现为建筑的内容,而空间则体现为建筑的形式,因此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哲学上“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原理来加以解释,一方面功能决定着空间的形式,另一方面,空间的形式又对功能具有反作用。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那么,能不能说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建筑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来决定的呢?也不能。诚然,建筑的空间形式首选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因而,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但是有一点必须给予充分地肯定:即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这种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一种制约性,或者简单地讲:就是功能对空间的规定性。
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决定空间的“量”
(二)功能决定空间的“形”
(三)功能决定空间的“质”
(四)功能决定空间的组合形式
所谓“空间组合形式”是指若干独立空间以何种方式衔接在一起的,使之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有机整体。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空间组合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初看起来似乎很难分类总结,然而形式的变化最终总要反映建筑功能的联系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概括出若干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以便在实践中加以把握和应用
空间组合方式有很多种,选择的依据一是考虑建筑本身的设计要求,如功能分区、交通组织、采光通风以及景观需要等等;二是要考虑建筑基地的外部条件,周围环境的不同直接会影响到空间组合方式上的选择。
(1)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通称为走道式,各使用空间之间没有直接的连通关系,而是借走道来。
(2)各使用空间围绕着楼梯来布置的空间组合形式。以垂直交通联系,由于楼梯比较集中,使用空间既少又小,平面集中紧凑且各使用空间互不干扰。
(3)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一般以广厅为中心,各使用空间呈辐射状态与广厅直接连通,广厅成为大量的人流集散中心,广厅成为整个建筑物的交通联系中枢。一般用于展览馆、火车站和图书馆等建筑。
(4)使用空间互相穿套、直接连通的空间组合形式。在套间式的组合中,为适应不同人流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串联式的组合形式,即首尾相连,从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内自由灵活的分隔空间;在一个大空间内沿柱网对空间进行分隔。
(5)以大空间为中心、四周环绕小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其特点是主体空间十分突出、主从关系异常分明,由于辅助空间都直接的依附于主体空间,因而与主体空间的关系极为紧密。

空间与结构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有进一步的要求,建筑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建筑空间是由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人们围隔空间最主要的就是满足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就前一种要求而言,就是要符合功能的规定性。具体的讲所围隔的空间必须具有确定的量、确定的形和确定的质;就后一种要求而言,则是要使用这种围隔符合于美的法则——具有统一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形式或艺术表现力。
只有把适用空间、视觉空间和结构空间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功能、美、结构三者有机结合。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形式美的规律:
多样统一是所有建筑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当然也是公共建筑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因而在公共建筑艺术处理中,应密切结合“公共性”这一基本特征,善于处理同一种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同样也是所有建筑艺术形式的普遍规律。正确对待传统与革新的关系。善于吸取建筑历史传统的创作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一些形式美的原则: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
(1)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采用简单、肯定的几何形装状构图而达到高度完整、统一的境地
图片2.png
                             埃及金字塔                                                                   北京天坛

(2)主从与重点:在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各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区别而一律对待的,他们应当有主与从的差别;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有核心与外围组织的差别。
主从处理采用左右对称构图形式的建筑较为普遍。
还可以用突出重点的方法来体现主从关系,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功能特点,有意识地突出其中的某个部分并以此为中心或重点,而使其他部分明显地处于从属地位,这也同样可以达到主从分明、完整统一。
图片4.png
                            (3)均衡与稳定                                          体量对比
有静态和动态的均衡
以静态的均衡来讲,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称的形式,一种是非对称的形式。
而动态均衡是依靠运动来求得平衡的。
图片6.png
对称的均衡

图片8.png
不对称的均衡

图片9.png
动态均衡

和均衡相联的是稳定,如果说均衡所涉及的主要是建筑构图中各要素左与右、前与后之间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那么稳定所涉及的则是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处理。
图片11.png
(4)对比与微差
对比是指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微差指的是不显著的差异。对比可以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微差则可以借相互之间的共同性以求得和谐。
对比和微差只限于同一性质的差异之间,如大与小、直与曲、虚与实以及不同形状、不同色调、不同质地等
(5)韵律与节奏
韵律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使变化与重复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
常用的韵律手法:
——连续的韵律:强调运用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的连续运用和重复出现的有组织排列所产生的韵律感。

图片12.png
——渐变的韵律:常将某些组成部分,如体量的大小、高低、色彩的冷暖、浓淡,质感的粗细、轻重等,作有规律的增减,以造成统一和谐的韵律感。

图片13.png
——起伏的韵律:也是讲某些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变化,它更强调某一因素的变化,使体型组合或细部处理高低错落,起伏生动。
图片15.png
——交错的韵律:在建筑构图中,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如体型的大小,空间的虚实,细部的疏密等手法,作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插的处理,形成一种丰富的韵律感。

图片29.png

(6)比例与尺度:
“比例”一方面指建筑整体或它的某个细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另一方面指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良好的比例要正确的反映事物内在逻辑性

图片30.png

“尺度”则是建筑整体和某些细部与人或人们所习见的某些建筑西部之间的关系。

理性的比例
(1)城市尺度:表现在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
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实、虚之分,
实的天际线即是建筑物的轮廓,
虚的天际线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

图片32.png

(2)整体尺度: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建筑形体的长度、宽度、整体与城市、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行为主体人产生的心理影响。

图片23.png

(3)街道尺度:是指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

图片24.png

(4)近人尺度:是指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感觉
图片26.png
(5)细部尺度:是指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

图片28.png

内部空间的处理
空间的大小首先必须保证功能要求,但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给人以某种感受。如住宅建筑要保持小巧、亲切、宁静的气氛,即可获得良好的尺度感;一般建筑实事求是的按照功能要求来确定空间的大小;一些政治性建筑,要突出庄严、宏伟,要有巨大的空间。空间的高度对于精神感受的影响很大,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绝对高度——以为人尺度,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会使人感到不亲近。另一方面是相对高度——空间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相对高度愈小,顶盖与地面的引力感愈强。
空间的形状首先必须符合功能使用的要求,但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当考虑到人的精神感受方面的要求。不同形状的空间往往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在选择空间形状时必须把功能使用要求与精神感受方面的要求统一起来考虑,使之既适用而又能按照一定的艺术意图给人以某种精神上的感受。所谓空间形状就是指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窄而高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高直教堂就是利用它来形成宗教的神秘感;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则可以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低而宽的空间会使人产生侧向广延的感受,利用这种空间可以形成开阔、博大的气氛。
空间的开敞或封闭是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和精神感受,这表现在建筑空间上就是妥善处理好围与透的关系。开窗面积愈大、愈扁就愈能获得开敞、明快的感觉。矩形窗面积小视野不开阔,带形窗面积大视野较开阔。围与透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空间的宽度如果超出了结构允许的限度就需要设置柱子,这对功能或形式都会产生影响。如果处理的好既可保证功能要求又可丰富空间变化,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妨碍使用要求或有损于空间完整统一。列柱设置会形成一种分隔感,柱距愈近、柱身愈粗其分隔感就愈强。
在空间中如果设置夹层,也可以造成一种分隔感。如果说以列柱造成的分隔感是竖向的,那么以夹层所造成的分隔感则是横向的。夹层设置无疑必须适合于功能的要求,但也要顾及到空间的完整统一性。为此必须认真地推敲它的高度、宽度以及与整个空间之间的比例关系。

群体组合
群体组合,主要是指如何把若干幢单体建筑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建筑群。达到统一是主要目的。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必须正确反映各建筑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必须和特定的地形条件相结合。
群体组合应做到:各建筑物的体形之间彼此呼应,互相制约;各外部空间既完整统一又互相联系,从而构成完整的体系;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互相交织穿插、和谐共处于一体。
公共建筑的类型很多,功能特点也各不相同,群体组合的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但其组合手法可以分成两大类: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形式:对称的易于取得庄严的气氛;不对称的易于取得亲切、轻松和活泼的气氛。
分散的和集中的形式:分散的:将公共建筑划分成若干单独的建筑进行组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体系。可以争取更好的通风、朝向和功能区划;(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游览建筑等)集中的:以一种综合体的模式出现。(商业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体育活动中心或展览陈列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等)
公共建筑群体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方法:功能分区,交通联系,使群体空间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空间环境意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达到群体建筑环境空间统一的方法:通过对称达到统一
对称是求得统一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轴线的引导、转折达到统一受功能要求或地形影响不适合采用完全对称的布局形式,或者仅沿着一条轴线排列会显得单调,可以运用轴线引导或转折的方法,从主轴线中引出副轴线,主要建筑沿主轴线布置,次要建筑沿副轴线排列。通过向心达到统一
以内院为中心,沿它的周边布置建筑,形成一种向心的吸引力。从与地形的结合中求得统一顺应地形的变化而随高就低地布置建筑,建筑与地形之间形成某种内在的联系,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以共同的体形来求得统一,群体组合中建筑形式与风格的统一。
在读到最后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与变异这一章时,建筑的审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一是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技术以及到当代建筑的变化,并日益走向多元化。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随笔
https://m.gc5.com/jzgc/jcll/1028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