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态优化策略设计探讨
摘 要:建筑生态不仅关注建筑与人的关系,同时也关注资源消耗与资源使用效率的关系,但最为关键的是建筑与人居系统安全、和谐的共生优化系统。本人就这些问题作简单阐述。
关键词:建筑生态,策略设计
1.建筑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
建筑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是从建筑师的角度帮助建筑师开始思考,并着手建筑生态的设计,实现建筑的优化功能,其设计方法与建筑师目前习惯的方法有差异。建筑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主要是主动式设计与被动式设计。
建筑的主动式设计即通过各种高效集成的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的功能。被动式是在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对其潜能通过设计灵活应用,即根据符合地域气候的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来控制能量、光、空气等流动,在减少地球环境负荷的同时,考虑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的设计方法,并用机械设施,即技术手段补充不足部分。被动式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健康性、也能获得综合考虑了地区、风土的设计构思。
建筑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就是在开始具体建筑设计之前,基于建筑外环境,针对建筑生态不同的子系统,分别考虑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再从系统角度集成,通盘考虑哪些是建筑生态可用的设计方法,哪些是可以集成的技术手段及其经济性、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如何。
建筑的子系统包括建筑生态必须具备的能源、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植物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等要素。在这些要素中,能源特别是绿色能源是首当其中的。
2.建筑能源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
建筑的能源系统是建筑的核心,也是建筑生态策略设计的重要部分,从城市到建筑生态单再到建筑生态室内,体现在建筑生态的规划阶段、单体建筑设计阶段。建筑之外的城市能源系统对城市节能来说极为重要,能源规划是对能源资源、生产消费历史、现状调研以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需求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情况,制定能源能源发展(包括节能)的长远规划(至少4-5年或10-20年)。能源规划可以形成良好的建筑能源外环境。
2.1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主要指使建筑充分利用阳光照明,通过中庭、玻璃幕墙、通窗等手段使室内光线充足,改善建筑采光质量以及在建筑物中设置日光反射器、反射板等装置,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结合智能控制实现对日光的引入。这项技术对控制和改善室内光环境,减少因人工照明所导致的能耗有积极作用,在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2.2智能化遮阳系统
主要是指建筑设计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使建筑的遮阳系统对阳光的变化采取措施,做到互动平衡,以达到室内光环境照度均匀或塑造特殊光线效果的目的,目前发达国家采用较多。
2.3改善隔热保温性能
改革墙体和屋面,加强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无论是采用被动式还是主动式环境策略,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性能都是很重要的系统控制指标。如对热桥采取特殊措施,房间的保温百叶和双层隔热玻璃系统是实现这一设计目标广为采用的技术。
2.4充分的自然通风
有无充分利用气候条件使用建筑物自然通风或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术改善建筑通风状况,维护建筑内空气流通,是智能生态建筑与一般性建筑项目的明显区别。自动风挡在智能控制下对建筑空气流通实施有组织调整是实现此目标的常用技术。
2.5采取降温隔热措施
有效降温隔热多与当地气候特点研究(如热带地区)密切结合考虑并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利用智能控制的窗帘、水幕、挑檐板等构件有效控制阳光辐射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以低消耗甚至零能耗创造恒温恒湿的宜人室内温、湿度。
2.6隔离噪声的干扰
建筑物的声环境是重要的环境指标之一,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多与噪声的相关研究结合在一起。有效的隔离或控制噪声的技术措施包括设置可控吸声挡板、吸声墙等。
2.7太阳能发电材料的应用
利用光电技术生产的光电电池板作为外墙和屋顶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满足建筑物自身能源策略的设计实例中,但技术要求较高且造价相对昂贵,目前还处于局部试用阶段。
2.8利用压力、温差的作用
自然条件下或设计中通过智能控制实现的原因、温差作用,是进行热量传递,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建筑物内部微环境进行控制和改善是智能生态建筑的重要能源策略和设计方法。
3.建筑植物系统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
植物与建筑等生态要素组成的建筑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建筑生态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低,综合效益高,对环境的不有影响小,因此,它需要在生态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依照建筑生态系统与整个城市的生态安全框架的关系和生态功能分区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注重发挥植物系统的景观及其他服务功能。
建筑植物生态系统设计要充分尊重植物学、生态学和景观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系统原则
依据生态系统学基本理论,要考虑建筑生态系统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注重植物系统在建筑生态系统各个层面功能的发挥。在建筑场地的组织与设计、外围护结构方面、室内环境中,注重植物系统与建筑生态的和谐与统一,注重系统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把建筑生态系统看作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强调系统的经济原则,降低从外界环境的能量输入和物质投入;通过内部有限土地等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植物系统的优化配置,强调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通过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为动物栖息、觅食与迁徙提供良好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发挥植物系统最大的服务功能,实现系统的高效使用。对建筑生态系统进行系统评估时,应注重系统的总量控制指标即建筑生态绿容率指标。 3.2适地适树的原则
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使得几乎建筑生态系统的种类生境都有不同的植物生长。建筑生态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需求,植物系统具有综合功能也具有独特的功能,要求不同的功能分区,配置适宜的植物系统,发挥植物系统的最大功能。
3.3主导因子原则与主要功能和综合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建筑生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对植物功能的需求是综合的。比如清新空气、适宜的温度、优美的景观,但由于所处环境的主导因子不同,比如在医院周围和有一定污染的工厂附近,对植物系统的主要功能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建筑生态植物系统设计时,要根据由主导园子决定的各个功能分区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设计合理的植物系统,充分实现植物系统的最佳功能,它是对适地适树具体原则的有益的补充。此外,还要注意主导因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4.建筑水环境系统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
4.1水环境与建筑规划
(1)建筑性质与规划。
建筑区域的建筑功能、设计人口数量或设计生产性质与规模直接影响供水需求量和污水的排放量,以及相应的供水与排水管线、构筑物等的规模。如考虑建筑污水再生为杂用水,则污水的再生处理构筑物及设备装置规模由设计再生水量决定。
(2)建筑用地规划。
小区建筑规划需要考虑自来水、污水与雨水,还可能包括直饮水、市政再生水、地下水或地表水等的引入、输送、排放和处理等。建筑区域内如设置水处理构筑物,其规划和位置也需要与整个建筑规划相配合。
雨水的收集、利用、排放与建筑生态规划密切相关。如建筑区域屋面、绿地、道路等占地面积与其表面铺装材料直接影响雨水径流量与下渗量,若以增加雨水下渗量为目的则势必要选择透水性较好的路面、广场等铺装材料,改善绿地基质,增加其蓄水量。屋面绿化也会蓄留部分降雨,减小屋面雨水的径流量,径流系数可以从0.9降低到0.3左右。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和绿地、景观水体往往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建筑区域高程关系
在场地水景中,因降雨、补水、蒸发、渗漏等原因会造成水位上下起伏,因此水景设计需要考虑不同水位情况的景观效果以及水景溢流排放。特别是在利用雨水资源补充场地水景用水时,雨水的自然汇集与净化、水景需水量、调蓄空间与雨水汇流区域需要合理考虑,汇流区域内的地热应尽可能坡向水景。
绿地有蓄积雨水增加雨水下渗量、截流雨水污染物的作用,因此,绿色建筑中绿地地势应尽量设计低于道路、广场等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绿地功能和综合效益。
(4)道路与停车场
建筑物外的污水与雨水管线还需要与场地道路规划相统一,以便于管道的开挖与日后维修。道路与停车场雨水径流水质较差,雨水收集时需要考虑合适的截污措施,如抵势绿地、生态滞留系统等。
4.2水环境与与园林景观环境
水景常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水景往往是建筑水环境包含的一个小环境,自身即为一个小生态系统,对建筑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当水景规模较大时。水景直接影响到建筑环境与效果,也关系到建筑水环境的水量保障问题,还需要考虑其自身水质保障问题,需要有综合的思路与技术以保证其景观效果。
4.3水环境与建筑结构
建筑屋顶设计影响到屋面雨水的径流量与水质情况,如沥青屋面比瓦质等屋面的雨水污染严重;有屋顶花园时,屋面种植层对雨水的蓄积、截污作用可收集雨水,减小雨水径流量并净化雨水水质。屋顶花园、绿色屋面材料等对建筑结构、建筑效果、热岛效应等也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建筑师应结合以上因素认真考虑建筑屋面的设计。
建筑内的供水管线系统、排水管线系统需要与建筑结构相配合。管线的布置与建筑各用水点的设置直接相关,同时管道的设置也需要考虑不破坏建筑内的景观效果与建筑功能的发挥。
4.4场地水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场地水环境除了雨污水排放或收集、处理利用系统外,水景池通常也是一种主要的形式,它们都需要考虑并妥善处理与建筑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水景设计跟建筑设计有更密切的关系,而且需要与建筑设计中的各系统相配合,除了水景形式和景观效果上需要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外,还需要妥善解决水景环境与建筑、园林、道路、给排水等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水景的形式、位置、规模、水量与水质保障等。
5.建筑风环境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
5.1充分发挥风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不同环境地区以及不同季节中建筑对风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如在湿热地区的夏季加强风的利用对建筑环境质量是至着重发的,它可以降温、除湿、改善人体的舒适度;在干寒地区的冬季,强风会降低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加速热能的损失,冷风渗透能降低人的舒适度,而室内空气卫生标准要求必须要有新鲜空气的补充,所以此时通风应该是可以控制的。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是处于夏热冬冷的气候区内,建筑既要考虑夏季的隔热和降湿,又要适应冬季的保温和保湿的卫生要求,这就要求建筑的通风设计应具有很强的可调性。
(1)选择合适的风速区域布置建筑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周围的风环境,风速越大,热交换也就越强烈,因此,如果想减小建筑与外界的热交换,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就应该选择避风的场所;反之,如果想加速建筑与外界的热交换,特别是希望利用通风来加快建筑散热降温,就应设法提高建筑周围的风速,这就是建筑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
(2)注意风环境对围护结构的影响
风速的大小会影响建筑围护结构的热交换速率,风渗透或通风会带走(或带来)热量,使建筑内部空气温度发生改变。因此,在失热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建筑的体形系统。但是,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对通风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通过合理的建筑和细部设计来控制通风的所流流量、流速和流场,满足不同的需求,这就是建筑通风设计的目的。 5.2利用风对建筑形态的影响进行设计
建筑生态风环境的被动式设计对建筑的规划设计布局形态影响很大,尤其对大型公共建筑、办公、会展等。对建筑体形及内部空间进行设计,可以实现良好的建筑通风。
5.3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取代空调制冷技术
采用自然通风取代空调制冷技术至少具有峡谷方面的意文:一是实现了被动式制冷,自然通风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改善室内热环境;二是可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5.4建筑风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建筑外部风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建筑通风的质量和效果,如风速、风向、空气温度、空气卫生质量等。为达到舒适的室内风速,在年平均风速较低地区和有利风向应尽量避免对风的遮挡;年平均风速高且处于不利风向时,应有所遮挡和分流。
6.建筑光环境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
建筑的光环境
光作为万物之源,除了给建筑带来热工作性能外,还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光环境包括自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它满足人的需求,给人带来可见度、作业功效、视觉舒适、社会交往、心情和气氛、健康、安全和愉悦和美的鉴赏,影响建筑形式、构图、风格。良好的光建筑环境可取得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对人工光环境,即照明质量的要求可概括为三个层次:明亮、舒适、有艺术表现力,三者融为一体的照明是最佳的照明。
建筑生态环境的生态策略设计,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有三个基本宗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促进健康。
6.1注重建筑光环境的被动式设计
建筑生态光环境的被动式设计是创造全新建筑形象和形态的重要设计方法,直接影响建筑的外观设计。如建筑围护结构的开窗方式,受光环境的影响,直接形成全新的建筑外观。
6.2发挥建筑光环境设计的节能、环保和健康作用
近年特别关注照明造成的负面影响:眩光、光污染和光干扰、因此,应充分发挥建筑生态光环境的节能、环保和健康作用。
6.3进行绿色照明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的革新
对照明质量的全面理解与照明新技术的涌现促成了设计观念和手法的革新,包括以人为本,个性化的设计――普及照明调控,关怀个人对光的不同需求,追求个性化的照明风格;注重光色的选择,用光营造情调和氛围,满足人们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追求;非均匀照明,动态照明,在需要光的时间,把适量的光送到需要的地点;室内、室外照明手法的互补和交叉等。
6.4加强照明设计师与建筑师之间的沟通与密切合作
加强照明设计师与建筑师之间的沟通与密切合作,使“光”成为建筑和室内外空间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7.建筑声环境的生态优化策略设计
7.1建筑声环境生态策略设计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节约并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前提下,运用科技发展的成果,从人的角度出发,消除和抑制人不喜欢的声音,保留和制造使人愉快的声音,营造健康舒适的声环境。
7.2建筑声环境营造模式
(1)采取主动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的声音,将自然声引入环境中,满足人们作为自然人的属性;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人为地使用在种类环境中,满足人们作为社会人的属性。
(2)考虑声音和其他环境要素的关系。
规划设计时,环境和建筑的热工、通风、采光也存在联系。例如,保温材料也多可用作隔声材料,利于采光但不利于隔热的玻璃也同时不利于隔声,自然通风孔及空调送风口也是室内外噪声的重要来源。
7.3建筑声环境生态策略设计要点
(1)适应气候;
(2)利用地形地貌;
(3)合理组织功能分区;
(4)营造自然声以及电声。
8.建筑生态交通道路系统的优化策略设计
生态交通道路系统又可以称为生态型道路系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交通运输系统。它以环保、安全和高效为目标,从观念、技术、政策上协调出行需求,交通设施供应、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型道路系统也是一体化与智能化的交通体系。一体化强调区域和城市各种交通方式与交通体系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层面的协调;智能化强调通过现代交通工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提供面向公众、以人和生态为本的交通服务。
8.1生态策略设计
城市是一个有机动态的大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出行需求显著增长。然而轿车的大量发展加速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由于各种规划及生态策略设计不够完善,造成交通的阻塞,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污染。交通道路系统的生态策略设计,正是针对这种“城市病”的一种有效策略。
现代的交通道路系统生态策略设计基本上可理解为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因素,从宏观、综合角度,通过生态策略设计将道路人工系统内的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降至最低,并协调经济、交通、土地利用、环境、能源消费、道路建设、污染消纳、自然资源利用与再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为实现整体效益的协调统一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
8.2空间及景观策略设计
生态交通系统理念框架下的道路空间设计包括道路的功能性设施、空间规划组织、自然景观的营造、人文景观及社区可识别性。生态道路空间及景观的策略设计即是结合生态规划,从人性化角度入手,着眼于绿化的构筑、空间组织、功能型设施规划,营造生态道路交通系统,使道路交通网络成为城市中的绿色体系,串联整个城市人居活动空间,成为真正的生态化道路。
8.3交通出行及管理策略设计
交通规划和管理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交通出行及管理策略,通过绿色出行策略发送地区交通结构并结合一系列的交通抑制措施降低穿越交通量,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建立以人为本的道路系统及科学的交通出行理念。
绿色出行策略包括鼓励自行车交通、同车共乘、错峰出行、公交优先等绿色交通理念,交通抑制策略包括对场地道路系统进行特别的设计,通过改变路面物理条件和道路设计构造,减少不必要的交通进入,保证行人及沿街住户路权的优先。这样的道路不仅承担了传统的交通出入的功能,还提供了一个充实的生活空间供孩童嬉戏,居民闲聊。这种不严格区别道路与生活空间,既不威胁行人与居民生活功能,又允许车辆通告的道路系统即是人车共存的生活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路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8.
[2]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