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从中西方地域文化中分析建筑文化的区别

 从中西方地域文化中分析建筑文化的区别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中西方著名建筑风格的对比,阐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其建筑风俗和风格也不一样。不同建筑形式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中国,西方,地域,建筑,文化

  1、引言

  到世界各地走走,最先引起游人注意的当首先是当地的建筑。国度不同,地域不同,其建筑风格也不行同。这种建筑风格的不同,透射出各地的文化与自然条件的不同。当然,文化包含很多内容了,比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种族的生活习惯等;自然条件包括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等。虽然建筑风格不同,但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散发着各自的建筑之美。

  2、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国度,其丰富的内涵是很难用几句简单词汇能描述的。要看中国建筑之美,就要从保存下来的或资料记载的著名古建筑中去体现。

  中国的古代建筑,从其选址、设计到施工都很有讲究的。古代建筑讲究风水,其实我想讲风水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讲究建筑所在地的小气候。从北京故宫的气势宏伟的建筑布局,到名寺古刹的玲珑剔透,都透露着风水这个含义。古代的皇家建筑,包括皇宫、行宫、皇家寺院都透露出皇家尊贵气派。庄重的红色高墙、金黄色的琉璃瓦、宽阔的院落、高大宏伟的大殿等都散发着皇权的霸气与神圣。皇家建筑独特色调民间是不得采用的,但民间的建筑也是讲究风水学。且地域不同建筑风格也不同,北方和南方不同,东部和西部不同。比如山西乔家大院就和苏州园林建筑有很大的不同。乔家大院显得私密而厚重,这跟当地的气候和社会风情有关。苏州园林建筑就显得小巧玲珑,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无处不体现着和谐之美。宜居、宜游、宜玩、宜赏。所以江南园林建筑更能体现古代建筑之美。东部建筑讲究实用,比较简单古朴。而西部建筑,比如西藏,就有很浓厚的佛教色彩。最典型的是那依山而建的宏伟的布达拉宫,高大,雄伟而神圣。

  建筑之美是建立在丰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保存下来的著名古建筑不是皇家御建,就是富贾高官所为。这些著名建筑集中体现了古代建筑之美。如果到民间去细细观察体味,普通民众的建筑也有其独到之美的。这些可以从各家门洞装饰、屋檐装饰、影壁装饰可以看得出来。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建筑的艺术之博大精深令世人叹服。中国的古建筑大都是四方布局,且大部分有围墙,有威仪四方之意。建筑大部分为土木结构,其中砖瓦运用并不多,并主要用于基础和顶部防水,而木料的应用却淋漓尽致。雕梁画栋,飞檐走壁。其顶部飞檐都有凌空欲飞的感觉,顶瓦有青瓦和琉璃瓦之分,从瓦的档次也反映出了建筑的年代和尊贵程度。一般早期的建筑都采用青砖瓦,那是还没有琉璃瓦。后来有了琉璃瓦,是建筑更显得富丽堂皇。而这种富丽堂皇也只有皇家和富贵所拥有,普通老百姓还是用青砖瓦。建筑的柱子、窗户、顶棚都是用的木料,中国建筑喜欢用红色和黄色,除房顶琉璃瓦喜欢用金黄色外,其它部位大部分采用红色。我猜想红色和金黄色都是因为醒目吧,你想想满目葱绿中一点红色,该是多么耀眼。同时红色和黄色也在传统中为显示尊贵的象征。

  古代的这种建筑风格,从美学、风水学、人文学角度来看虽然很完美,但都存世时间不会长久,后来大部分、毁于战火、雷电和人为纵火。保存至今的大部分为多次仿建者。

  3、西方建筑文化

  西方建筑同中国建筑有很大的区别,有很多尖顶型建筑,尤其是教堂。我想这跟西方的宗教有关,西方对上苍的崇敬可见一斑。西方的古建筑大部分都能保存至今,这跟其采用的建筑材料有关。西方建筑绝大部风采用石料,而且石料的运用也是淋漓尽致。最典型的要属教堂和皇家园林。所以很多建筑幸运地在历史的洗礼中得以保存下来。包括建筑的墙壁、柱子、地板都使用石料,其中所装饰的雕塑也都是石头雕刻而成。其建筑的顶瓦也是有红色、黄色和青色,但不能从瓦的颜色来区分其的最贵与否。区分尊贵与否的标志我想应该是其建筑的宏伟程度、高度、和其所用雕塑的多少及雕塑的艺术水平。

  4、中西方建筑文化之比较

  得一提是西方很多建筑的天花板都采用穹隆型,而且都有美轮美奂的壁画,大部分为圣经故事情节。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也有类似的东西,但不是在天花板,而是在墙壁上,称作壁画。我国的壁画也有很高的造诣,比如敦煌摩高窟壁画就是典范。但我国壁画却很容易遭受风化和人为破坏,而西方的穹隆壁画却得以保存下来。这令人深思。

  中国古代建筑体现了华夏之美学,西方古代建筑体现了西方之美学。而中国的当代建筑如何发展呢?这确实是每个搞建筑的人士所不断思考的问题。现代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许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都在挑战建筑高度的极限。这和越来越严重的城市化所致。由于土地资源珍贵,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也无可厚非。但我说的是中国当代城市建设能否既体现现代化之美的同时,也能体现古建筑之美;既能体现中国的传统之美,也汲取西方建筑的优点。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就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建筑,很值得推崇。我认为建筑可以根据功能和使用需要分为居民居住型、政府办公型、公益型、纪念型等,可根据不同类型,设计成不同风格的建筑。有些建筑应考虑其持久性的美感风格,在经过历史多年考验后,应能展现其夺目的光彩。这就需要建筑师丰富的内涵、高尚的修养、高超的技艺以及对建筑所在地文化的深刻理解。我们不崇洋媚外,但西方一些建筑的优点、一些超前意识有机地融入我国的建筑之中,也是值得赞赏的。凡是去过哈尔滨、青岛、天津的游客,肯定被局部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小洋楼”所吸引,虽然这些都是近代西方在中国殖民地时期所见,但只单纯就其建筑风格和格局来看,仍不失协调之美。

  5、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具有文化性。不同地域的建筑应体现不同的特性和风格。独立建筑有其独特风格,成片建筑群应具有和谐性,整体应具有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韩冬青,冯金龙著;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潘古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 刘天华.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6.

  本文选自《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国际刊号ISSN:1671-3362,国内刊号CN:11-4723/TU。邮发代号2-453。本刊为月刊。

  本刊的办刊宗旨: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改革开发的工作大局服务。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从中西方地域文化中分析建筑文化的区别
https://m.gc5.com/jzgc/jcll/1029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