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生态建筑设计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设计原则;设计对策
近年来,“生态建筑”已成为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生态建筑的设计可以被看作是可持续发展体系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应该受到行业的关注。
1、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最优关系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生态建筑是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自然,它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根据具体条件对这些技术的最佳搭配。无论使用何种技术,一定要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石油和煤炭等)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1.2材料的再生利用
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
1.3减少废物排放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应考虑建筑物周边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建筑物室内环境对居住者健康的危害等因素。
1.4环境与文化属性
广义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应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诸如周边建筑群及交通、通讯、学校状况和其他生活设施的协调配置等因素。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历经数十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些重要的设计思想、原则、方法。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1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取得同等地位,这是生态设计的最基本内涵。它首先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分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心。
2.2善于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其次是建筑节能和生态平衡,也就是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如太阳能的利用和建筑保温材料就是针对这方面研究的。
2.3减少人工层次,更加注意自然环境设计。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重视。确定“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减少人工层次,加强自然环境的利用,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交融。
2.4注重生态建筑的地方性。任何—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之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肌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
2.5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生态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这就体现在对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的要求上。
3、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实践经验,生态建筑设计可以在以下建议的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作。
3.1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要保护自然,遵守节地原则,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材,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筑室外使用透水性铺装,以保持地下水资源平衡,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不得破坏其自然再生系统,运用环境亲和材料。
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多使用地域的自然建材及当地建筑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无污染化。
要防御自然,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建筑方位,设置有效的遮阳设施,运用高热工性能的建筑材料做好保温隔热和隔噪音设计,在沿海地区还应考虑防空气盐害和防台风措施。
3.2遵守节能原则
传统建筑大多是围绕能源廉价的原则设计的,这类建筑主要利用常规能源,在能源利用上效率低,导致能源消耗快,且产生大量污染。因而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采用适宜的节能措施。
如今多数楼盘在南墙上设了很多混凝土板和铝合金百页以放空调室外机,可以设计一种外观精美的太阳能装置,以替代铝合金百页,内侧放室外机,把美观和功能结合起来。也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并使发电系统与小区的电网并网。与此同时,做好绿化设计,绿化设计应避免轻技术重形态,轻内涵重风格,轻生态功能重情调效果。绿化应有层次性、物种多样性,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植物材料应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长寿性与生态功能。应纠正植草就是绿化的片面理解,可利用落叶树木调整日照,建立可调节的植被体系。
3.3引入智能管理系统
充分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如设计智能采光窗、会呼吸的玻璃幕墙以随着阳光的角度变化和天空明暗变化调节透光效果,并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自动控制室内温湿度。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装修材料。
3.4继承历史并融入城市
城市不仅是人类为满足生存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它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城市建设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文化链条要衔接好,因此不可切割城市的文化,要妥善保护保存历史风貌,保持景观资源的共享,进行开放式设计,使建筑融入城市轮廓线和街道尺度之中,保持居民原有的出行,交往和生活惯例,保留居民对原有地域的认知特性,使建筑与城市和谐。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避免窒息环境,使所有构成元素在共生中蕴含共性的文化及价值取向,在多彩的象征意义中丰富城市形象。
4、结语
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引起建筑师和开发商越来越多的注意,无论是在办公楼等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小区建设中,建筑师都热衷于采取一些符合生态建筑的措施,达到节能、节水、减少废弃物和减低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可见,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有相当广阔的前景,这对于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的国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生态建筑作为—个新兴事物,值得探讨之处尚多,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也漫长而艰辛,但是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并将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对生态环境与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论述,向建筑师给出一个关于生态环境与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构架。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以及对应的建筑设计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范峥,伊永伟.生态建筑设计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
[2]董景山.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张卫东.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大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