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砌体工程主要包括砖砌体、空心砖砌体、砼小型空心砌体及粉煤灰轻质砌体、填充墙砌体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主要是从材料、砌筑方法及工艺应达到的合格标准等方面作出了规范性要求,验收合格与否应以此规范为依据,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准则。但是也存在一些填充墙的抗震构造设置不当、墙体内埋设线管过多及埋设方法不正确、洞口过多且集中,无抗震加固措施、规范要求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不被施工中引起重视等,一系列涉及到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仍然是目前砌体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如何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控制:
1 填充墙的抗震构造
对于框架结构填充墙体,为确保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不很快倒塌、倾覆,即避免砼结构安全而填充墙体不安全的现象,就需要在砌筑过程中对填充墙体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在此所说的,主要是一些以空心砖、蒸压加气砼砌块、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为砌筑材料的填充墙砌体。对于后砌填充墙的抗震构造,在水平方向主要表现为填充墙体与柱或者砼墙通过设置水平钢筋的拉结构造;与上部梁、板的拉接,主要包括在墙体一定部位设置纵横向现浇砼连系构造带件作为抗震构造加强措施。
在多年参加检查验收的一些工程,发现有较多工程的砼施工非常规范,但对其填充墙的施工尤其是抗震构造措施却有很多不符合构造要求、不规范的地方。在具体施工时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1 砌体与柱或砼墙的拉结筋设置。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拉结筋的位置与砌块模数不相符,拉结筋的长度及弯勾方面的问题。填充墙的拉结筋在砼构件内的锚固,有些采用预埋、有些采用后置筋的方式。后置筋一般是在砌体施工前使用机械钻孔并注胶用粘结植筋的方式锚固于砼内,与砌块模数对应较好,但其缺点是钻孔时如果不利用有关检测仪器检测主筋位置并避开主筋,则有可能对柱主筋造成损坏甚至打断主筋。而现实施工中采用以上植筋方法的比较多,但很少有施工方去检测主筋位置的,因此施工时应慎重。
对于砌筑中常用的预埋方式,各地施工做法也不一致,缺点是预埋位置易偏移,与砌体灰缝不对应。砌筑时遇到这种情况,不应对拉结筋硬折,有些折成直角弯入灰缝内,而应通过砌体与柱之间局部设置砼块现浇方法,拉结筋在砼内通过一定斜度压入灰缝内。对于拉结筋伸入砌体内长度,应根据有关标准图集中不同部位柱的抗震设防烈度选择不同的拉结长度锚固。
1.2 填充墙体中砼连系带的抗震构造。填充墙除了设置以上水平拉结筋外,对一些超长超高的填充墙体,其抗震构造措施如何设置?有些设计要求不具体明确,施工时一般只在墙顶部加一些固定件(用扁铁制作)。这对于墙长较短、层高不高的墙体是有效的,但按照有关标准图集构造要求,对填充墙高度大于4m时,应在墙高一定部位(最好是门洞口上部)设置水平钢筋砼连系梁;墙长大于5m时应在墙顶按1.5m间距设置固定件,同时对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应在墙长中部设置构造柱,该处先砌墙后浇柱砼。这样做既能通过纵横向的柱、梁将大片墙体分割为小单元,增强抗震性能,也能减少墙体面积过大,干缩变形后形成的竖向收缩裂缝。同时针对构造要注意的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首先,填充墙设置构造柱时,柱筋在顶部应与梁有可靠连接(下部采取插筋插入梁内),不应将筋断开。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在梁底放置埋件与柱筋后焊接。有些在施工中将梁底砼保护层剔除后将柱筋与梁底主筋进行焊接,此种做法不可采取,会对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其次,对一些空心砌砖,如设计有芯柱的,特别是在抗震设防地区,宜改为砼构造柱,一般芯柱砼浇筑不易振密实,浇灌的砼质量难以检查处理。
最后,对一些工程中使用过薄的填充墙砌筑材料应加以限制。如果工程设计使用100mm厚蒸压加气块作为填充墙体砌筑材料时。该部位墙体高度4.0m,墙长有些也大于5m,使用该材料问题:①砌筑不方便;②墙体高厚比不符合要求,墙体稳定性极差,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如按照上述在墙体中加设砼连系梁或柱,构件截面宽度也只能为100mm,砼难以浇筑振捣,施工难度增加。因此设计时对填充墙体应控制在合适的厚度,特别是在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较高的地区
2 砌体内埋设线管对墙体的影响
在砌体施工中,都会面临在砌体内敷设穿线管的普遍问题。穿线管一般为塑料管或者钢管。因为一些配电箱等箱体洞口大都在楼梯间、公共通道位置,所以在楼梯间墙体上敷设穿线管也就更为集中。线管数量较多而且粗细不均,有些管径可能要超过100mm,而且多为几根组成一簇“砌入”墙体之内。从外部看墙体是完整的,实际上墙体内部大部分体积被这“一簇簇”穿线管所“占据”,形成实际意义上的通缝及薄弱部位,严重削弱了墙体的承载、抗震能力。除了楼梯间等公共部位墙体,在其它墙体上也存在随意剔槽敷设线管的问题。
2.1 设置管道井。对公共及较大体量建筑物,宜在线管较集中的楼梯间或适当部位设置管道井,尽量避免在墙体内敷设线管过于集中的弊端。
2.2 加强两侧墙体的整体性。对必须在墙体内敷设线管的,应有一定的技术构造措施,来加强两侧墙体的整体性。如对多根线管集中于一处需要埋设的,该处墙体两侧在砌筑时可留设马牙槎,在墙厚范围内两侧支模现浇砼,同时在敷设线管高度范围内按配筋填充到线管缝隙内。通过这种措施处理,能有效加强墙体整体性。并不是说对所有埋设竖向穿线管的墙体都这样做,那样施工麻烦也不经济。在一些砖混结构内墙中,对一些单根且直径较细的穿线管,可直接在砌筑过程中埋设到墙体内,但在宽度小于500mm的承重短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线管;空心砖砌体可直接敷设在中间空心部位。
2.3 砌体内水平埋设线管的方法。上述是竖向线管埋设做法,还有一些在墙体内水平埋设线管的情况。不应采取在墙体表面水平开凿线槽,也不能将线管放在砌块上,然后在线管两侧用碎砖或不完整砌块“包砌”的错误做法。而是应在需要埋设水平线管的位置铺设一层配筋砼现浇带,将线管敷设于砼中间;或者提前考虑制作与墙厚相同的带“U”形槽的砼块,水平砌筑于需埋设线管的墙体部位,将线管埋设在“U”形槽内,后用砂浆或砼灌实,提前考虑预制砼槽更加方便施工,尤其确保砌体的整体质量。
3 砌体洞口过多且集中对墙体的影响
在此所指的预留洞口主要指因水暖、电照、消防、空调等需要而留设于墙体中的洞口,根据承重与非承重及砌体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不同情况:
3.1 承重砖砌体中的洞口问题。洞口设置较多或较集中对承重墙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砖混结构的楼梯间部位。在一些工程的主体检查验收中,发现在该部位存在较多的共存不规范问题如:消防箱、水表箱、配电箱、空调控制器及地热采暖的分水器箱、闭路电视及电话等众多的“箱体”预留洞口,均分布于楼梯间及走廊纵横墙体上,使该部位墙体被大大小小的箱体预留洞所分割。同时一些预留洞之间只用120mm宽小砖柱隔开,上部过梁则支撑其上,有些楼梯梁又支撑在过梁上,形成集中荷载。
3.2 填充墙体中的洞口问题。在对一些框架结构的施工检查验收中,特别是一些中间为走廊形式的写字楼等工程或其它公共建筑,走廊两侧填充墙体上除门窗洞口外,以上3.1中所述的一些“箱体”洞口也比较多,门窗洞口与“箱体”预留洞口高低错落,洞口之间也仅用很短的墙体相连接,墙体整体性、稳定性极差,给人一种不安全感,抗震能力也存在极其严重的危险隐患。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①土建及安装设计人员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协调意识,一些预留“箱体”洞口位置反映在安装图纸中而不是土建图中,而安装设计人员不一定从结构安全角度及抗震角度考虑这些不利影响;②具体到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及监理人员缺乏结构安全、抗震意识,一味“按图施工”,没有意识到对这些洞口应该采取抗震加固构造的措施。
实际应用时,不管是框架填充墙砌体还是砖混结构承重砌体,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处理洞口过多、过于集中对墙体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方法。
4 砌体施工质量等级的控制
现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中,根据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水平、砂浆和砼的强度等级、砂浆拌和方式、砌筑工人技术等级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平,将砌体施工质量控制划分为A、B、C三个等级。与质量验收规范中该条文相对应的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有关条文中,砌体的强度设计值由砌体的强度标准值除以砌体结构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确定,而砌体结构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与与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有关,严格地说与处理质量和施工水平相关。一般房屋按B级控制,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为1.6,当按C级控制时为1.8,另外对于无约束端墙体产生的问题,如在一些框架结构主体工程中,经常能发现一些无约束端(或者称为自由端)的单面(片)墙体,其他一端或两端均没有与其它构件相连接,有些甚至位于外(围护)墙部位。可想而知,如果对这些墙体不加以约束,对抗震是不利的。具体设计时或验收发现后,应在无约束端参照《砌体结构构造详图》02G01-1标准图集中的做法,加设钢筋砼边框来进行约束、加固的构造处理措施
由此可见,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在具体砌体强度设计时是有所考虑的,设计图纸上一般也均注明了砌体施工质量应达到的等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这项工作却没有被很好地落实,施工技术人员及监理人员对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观念淡薄或不了解,导致控制等级被降低,无形中砌体强度设计值及结构安全度也相应地降低了。这项控制工作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应加大施工方的自控及监理方的监督力度,加强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意识,提高“过程控制”、“事前控制”的能力,即重在施工(砌筑)工程中对人员(管理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材料、计量等作综合控制,如果质量控制等级等到事后再去检查或评定,有些指标很难具体量化或缺乏追溯性。
5 填充墙后砌的时间控制
填充墙体一般是不承受来自上部构件荷载的压力,仅作为围护或隔墙的作用。但在施工现场经常可看到一些填充墙体,在没有浇筑上部砼构件时就已经砌筑,然后砼直接浇筑于砌体顶部,看上去省却了支设底模的工序,但是对下部砌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砖混结构阳台挑梁下部砌体及一些120mm厚墙砌体易出现以上问题。对前者,挑梁砼直接浇筑在下部填充墙体上,挑梁的结构受力因此被改变;对后者,120mm厚墙体较薄弱,也不适宜承重。同时,如按此方法施工,在上部构件的荷载作用下,均可能引起填充墙体竖向裂缝或者抹灰层开裂等质量问题。现场施工及监理人员应对填充墙体的砌筑时间进行控制,坚持做到后砌,不应出现以上错误的施工方法延续下去。
以上所述各种不规范的做法,在施工中有些已习以为常,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砌体整体性、承载能力、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砌体工程质量除了按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控制外,还应对以上一些现象进行监控,以提高围护砌体工程的整体抗震质量。
参考文献
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3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
4 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
5 钢筋砼结构构造详图.02G02
6 砌体结构构造详图.20G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