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墙体裂缝对工程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摘要: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及围护结构,其质量好坏对建筑物的影响不容忽视。房屋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裂缝程度轻重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墙体裂缝是建筑物中的常见问题,引起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建筑物墙体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其使用的外观效果,还会影响其外墙的渗漏,这在潮湿多雨的地区尤其突出。如何解决建筑物墙体的裂缝现象,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墙体裂缝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墙体裂缝;防治措施;结构安全
  墙体裂缝因导致原因不同有很多种分类,一般分为温度裂缝、沉降裂缝、材料自身收缩裂缝及结构裂缝。前三种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材料自身收缩裂缝)较为常见,基本不影响结构安全,而结构裂缝则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实际荷载超出了原设计极限荷载而导致产生的裂缝,将影响到房屋结构安全,是绝对禁止出现的。
  1. 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墙体裂缝
  墙体裂逢是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之一,但温度裂缝、沉降裂缝(沉降较小时)、材料自身收缩裂缝这三种裂缝一般不会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但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中比较常见的危害是引起墙体的渗漏,且裂缝一般出现的部位:外墙抹灰的勒脚上口,门窗洞口周边、分格条旁、内墙面、砼与砖交接处、阳台分隔处、砖混结构楼顶层两端房间范围、山墙以及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等。
  2. 影响结构安全的墙体裂缝
  墙体出现结构裂缝将严重的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结构承载力甚至有使房屋倒塌的危险。但在很多情况下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是重大事故的先兆,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妥善处理。这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贯穿墙体的裂缝会削弱墙体的受力性能,特别在单层或多层承重结构中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抗震性能。
  (2)发生于外墙的裂缝,会造成墙面的渗漏,加大外墙防渗处理难度,降低防潮功能。并且外墙渗漏严重将会降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因为砌体的块材和砂浆中存在空隙和裂缝,外墙渗漏后,水进入其中,如遇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则水结成冰,其体积膨胀约90%,将直接挤压材料,致使材料表层剥蚀;同时内部剩余水被挤压,使材料内部也产生压应力,从而引发裂缝,或致使裂缝进一步扩展,这种现象称之为冻蚀。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裂缝越多、含水量越大及湿度越低,则冻蚀越严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冻蚀也越来越严重。冻蚀的结果导致材料的截面不断减小及裂缝不断增多增宽增长,材料的承载能力也不断下降。所有这些都将会导致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
  (3)裂缝过多过密,在温度反复变化中会加速裂缝的扩展,造成更大的空鼓。
  墙体出现裂缝和产生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结构安全性和房屋使用功能两个方面,墙体受力裂缝的出现预示着结构承载能力可能不足,结构变形的出现虽然对砌体抗压承载力没有直接影响,但贯穿性裂缝的形成会降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抗震性能,明显的结构裂缝或较大的变形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3. 对于墙体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治理措施
  对于温度裂缝、沉降裂缝、材料自身收缩裂缝,当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沉降差不大,且已不再发展的一般性细小裂缝,如果墙柱构件与房屋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是足够的,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采用表面处理,即采取砂浆堵抹即可。
  4. 对于墙体裂缝影响结构安全的治理措施
  (1)对于不均匀沉降仍在发展,裂缝较严重且在继续开展阶段情况下,应本着先加固地基后处理裂缝的原则进行。一般可采用桩基托换加固方法来加固,即沿基础两侧布置灌注桩,上设抬梁,将原基础圈梁托起,防止地基继续下沉。
  (2)防止地基继续沉降还可以采取注浆加固处理,在基础边缘外的一定范围内对称梅花状布孔,孔深根据地质情况确定。通过用振动法(或钻孔法)将注浆花管击至设计灌浆加固深度,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拌成的稠浆注入地基土中。即用有一定限度的压力,使水泥稠浆向地基的孔隙、空隙和空洞灌注。灌浆时,浆液所受阻力较小,易于渗透充填。浆液的渗流是哪里薄弱,就往哪里钻,形成不规则脉状、网状和窝团状浆液流体;浆液流体包围和胶结土粒及碎石,固化后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网络状结石,与四周被挤密的填土一起形成复合地基,从而使地基结构趋于致密、均匀性改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3)沉降稳定后或地基继续沉降问题解决后,应对裂缝墙体根据裂缝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灌浆充填法(1:2水泥砂浆);钢筋网片加固法(250mm×250mmΦ4—6钢筋网,用穿墙拉筋固定于墙体两侧,上抹35mm厚1:2.5水泥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拆砖重砌法(拆去局部砖墙,用高于原强度等级一级的砂浆重新砌筑)进行处理。还可以通过注浆法,其作法是,用空气压缩机将粘合剂灌人砖墙裂缝内,将开裂的墙重新粘合在一起,提高裂缝墙体强度的强度,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可沿裂缝打φ25mm孔,每个孔相距25mm左右,将建筑胶聚合水泥浆灌入孔内,形成销键来抵抗剪力,依靠建筑胶聚合水泥砂浆将裂缝粘成整体。按照裂缝的宽度配制三种浆。当裂缝宽度在0.2~1mm时用稀浆,裂缝宽度在1~5mm时用稠浆;裂缝宽度在5~15mm时用砂浆。具体灌浆修补砖墙裂缝的施工工艺如下,即:清理裂缝→粘灌浆嘴子→封闭裂缝→检查封闭程度→灌浆。
  (4)卸载。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承担上部荷载。
  (5)结构加固补强。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影响主体立面美观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截面尺寸。
  总之,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 控制裂缝,防治结合,重点在防,并需要从设计、施工上共同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而在治理方面:凡已涉及结构安全且变化剧烈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排除动力源,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变化趋缓、稳定、仅与外观和评定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总之,只要严格执行规范,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控制裂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 刘立新《砌体结构》,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5-101页
  [2] 朱勇年《砌体结构施工》,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47-145页
  [3] 朱纵辉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措施《科技资讯》,《科技资讯》杂志社,2008年第10期 23-25页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墙体裂缝对工程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https://m.gc5.com/jzgc/jcll/1032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