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摘要】砌体结构属于脆性材料,虽然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商品住宅楼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但是由于其抗拉、抗弯和抗剪性条件较差,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本文根据砌体结构所容易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砌体结构;墙体裂缝;预防与处理 
  一、砌体结构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由于地质勘探不利,没有搞清地基土层情况,很容易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当房屋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大时,形成正向弯曲而造成正八字缝;房屋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小时,其形成反向弯曲而造成倒八字缝。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当房屋一端地基较弱,建筑物一端较高或荷载较大时,造成一端沉降大而出现斜裂缝;当房屋出现正八字缝和倒八字缝时,若房屋的刚度较弱, 随着沉降的加剧,会在八字缝的中间出现一些竖向裂缝,一般是由砌体内的主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强度引起的。 
  2.温度引起的墙体裂缝 
  这类裂缝比较容易出现在墙体与其它构件接触的地方,比如,墙体与圈梁的交接处。这是因为,由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普通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有相当大的差别,在相同温差下,混凝土的伸缩要比砖砌体大1 倍左右。所以当温度变化较大时,容易产生裂缝。除了以上情况之外,局部荷载过大、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等也可能引起墙体的裂缝产生。 
  二、现行规范抗裂措施 
  规范引入的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是基于防裂概念的“防”、“放”、“抗”的原则。 
  “防”,即以适当的屋面构造处理,减小屋盖与墙体的温差、减小屋盖与墙体的变形,效果最佳。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保证屋面保温层的性能,采用低含水或憎水保温材料,防止屋面渗漏,南方则加设屋面隔热及通风层;外表浅色处理,外墙、屋盖刷白色,可使其内表面降温,隔热指标可显著提高;严格控制块体材料的上墙含水率。 
  “放”,即采用适当措施,允许屋面或墙体在一定程度上自由伸缩,如屋面设置伸缩缝、滑动层,墙体设置控制缝等,都能有效地降低温度或干缩变形应力。 
  “抗”,即通过构造措施,如设置圈梁、构造柱、芯柱、提高砌体强度,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裂能力,以减小墙体变形、减少裂缝,这是砌体房屋普遍采用的抗裂构造措施。 
  三、砌体结构开裂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加固方法 
  1.结构开裂的预防措施 
  砌体结构由于自身的特点,一旦出现了裂缝,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的。有的即便进行了加固,也不能完全恢复其本来面貌。因此砌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应着眼于预防,把症害消灭在发生之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实用方法,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从防止裂缝的概念上,形象地引出“防”、“放”、“抗”相结合的构想。 
  2.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 
  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1)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当采用现浇砼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应满足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控 制缝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3.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开裂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 
  (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墙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 
  (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粱柱的构造措施。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厚墙)或4m(≥180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 
  (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如混凝土制品,有资料反映,如果以90d的干燥收缩值为基准,28d的只完成收缩的80%左右。而且这类砌块,28d前含水率大,物理化学变形不稳定,干燥收缩值大,特别是蒸压加气混凝土,出厂含水率有时高达60%以上。 
  (4)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规范》规定,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灰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分别控制为5%~8%和15%、20%以内。因而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mm~10m m为宜。 
  (5)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可对砌体结构本身采取以下构造措施: 
  ①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设置位置: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 
  ②设置灰缝钢筋。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灰缝钢筋距楼、屋盖砼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大于600mm。 
  4.结构开裂加固补强 
  砖砌体结构一旦出现了裂缝,应首先分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引起裂缝的因素。针对裂缝发生的原因、部位、严重程度,对裂缝进行加固与修复。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压力灌浆补缝法。此法是由灰浆泵把水玻璃胶泥或掺有其他胶结材料的水泥砂浆,水泥浆灌入裂缝内,把砌体重新胶结成为整体。 
  (2)局部锚固法。此法沿裂缝走向,每隔一定的距离,埋入水平钢筋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块或加设拉条,象缝衣服一样,把裂成两块的砖墙重新结合在一起,或拆掉一段重砌。 
  (3)外包加固法。对裂缝较多又不规则,像“十”字形、“X”形交叉裂缝的砖砌体,更适宜此法。 
  (4)整体加固法。前面所说的三种加固方法,一般只能加固建筑物的某个局部位置,对加强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性收效不大。尤其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的砌体结构房屋来说,根本没有采用抗震措施或抗震标准偏低,对这类建筑的裂缝加固处理,我们应该做到一步到位,即在修补其裂缝的同时,还要保证或提高房屋的整体刚度。整体加固法包括钢拉杆加固法和钢腰箍及拉杆加固法,前者指在每层楼板或屋盖下面纵横墙交接处设置钢拉杆,将外墙与整个建筑物拉在一起;后者指在前者的基础上,外墙增加钢腰箍。 
  四、结语 
  砌体裂缝作为建筑物的常见病号问题,因此要从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来对待,这样也能有效预防砌体结构的开裂问题,若是对已经存在的砌体结构房屋的施工必须做好调查工作,及时的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史兆福; 程权.关于建筑工程砌块结构墙体裂缝处理方法的论述[J]江西建材. 2014(03). 
  [2]申毅,浅谈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的处理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1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https://m.gc5.com/jzgc/jcll/1032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