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木施工是关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受到了广泛关注的一个领域。在大型的桩柱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实现建筑过程的质量过硬、经久耐用,是土建施工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大型桩柱施工的核心技术出发,以响螺湾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为例,探讨了土建施工大型桩柱施工的方法。
【关键词】大型桩柱;土建施工;钻孔灌注桩
大型桩柱施工选择大直径桩柱时,指的是桩径大于250厘米的桩柱。本文是以响螺湾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为例,将大型桩柱施工的整个过程做了讲解。
一、项目介绍
处于响螺湾中心商务区的响螺湾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其建设公司属于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设计院是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这一项工程B1标段深度为21米,具有三台六线的规模,轨道交通Z1线深度为28.5米,总建筑面积达到了接近二万六千平米。其中这一标段的主要任务是对212根直径为2.2米的AM旋挖扩底桩、30根直径为2.4米的AM旋挖扩底桩、119根钢管柱桩、63根格构柱桩进行施工。
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定位问题
选择好确定施工的位置也是工作的第一步。运用多次测量,多次复核的方式才能进行准确定位。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借助于定位架,将开孔套筒预埋进去,使用钻机时,始终保持底座平稳,同时钻孔中心采用桩定位器对准桩的位置。
2、桩的垂直度问题
旋挖钻机在钻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用性能优良的旋挖钻机,其全自动的垂直调平系统能为钻孔工作带来巨大的方便。操作人员要求细心控制。成孔过程中,应该使用测量仪选取其中几个抽检钻杆的垂直度,加上使用超声波仪器分批量的检查钻孔垂直度。
3、沉渣厚度控制
当成孔作业达到预定深度后,进行空钻旋转,直至孔底沉渣基本清除干净。然后在浇注混凝土前使用普通导管的空气升液排渣法或空吸泵的反循环方式进行二次处理。
4、吊装安全控制
理论计算结合实际经验,合理设置满足安全要求的吊点;钢筋笼采用320t主吊和220t副吊双机抬吊方式起吊、10点起吊的方式。
5、钢管柱定位精度控制
中间桩钢管柱的安装中难点在于定位精度问题。
三、中间桩柱应该如何施工
在这次工程的中间桩柱施工的过程中,钻孔桩采用的是旋挖钻机常规方法施工,而将两点定位法适用在直孔灌注桩上部钢管安装中,对于扩孔灌注桩上部钢管柱,则采用HPE的方法,扩孔桩采用AM工法进行施工。
1、定位器在两点定位法中的作用
自动定位器广泛运用于两点定位法中,它是一种预先加工的装置。它能实现对管柱的引导、限定位置和精确定位。
在安装的过程中,将已经焊接在钢套筒上的定位穿孔钢板和定位器用可调式螺栓连接。同时进行垂直和水平方位的准确定位,在各个要求都满足施工规范后,将定位器锚固、钢套筒、自动定位器进行焊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且使用高强度的混领土将锚固固定。
2、钢套筒在两点定位法中的作用
钢套筒在两点定位法施工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不仅保障桩孔内施工人员的安全,也能有效的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对钢管柱安装质量的影响。
在吊装的过程中,上节和中节通过内法兰连接、下节和钢筋笼焊接,再经过对孔后,将中节和下节通过外法兰进行连接,最后形成了整体再下放。
中间桩柱施工完成后,顶拔回收上节钢套筒并进行重复利用。
四、综合施工策略
大致过程如下:
1、准备工作
需求技术:经过审核的图纸、施工方案等;
硬件:工作场所、施工人员、物资、设备仪器等。
2、定位桩心
首先架设仪器,并用极坐标的方法正倒镜显示出桩柱的中心标志。再运用十字线,将定位架放置准确,并运用仪器重新检测桩点位置。最后根据桩位的中心线埋设好开孔钢护筒。
3、钻孔
选择性能不错的钻机,控制好孔的垂直度、沉渣厚度和泥浆指标等等。
4、吊装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及钢套筒
进行先后两次吊装作业最终在孔口通过外法兰形成对接,然后整体下放入孔。
5、灌注
钻孔灌注的全过程如下:装导管→让球胆紧贴导管内水面→灌注混领土并使其封底→灌注直到达到预定标准高度。这次灌注总共分为四次。第一次灌注到自动定位器锚固底边以上1.5米的位置。
6、将钢套筒内泥浆进行抽排
在灌注桩基混领土至标准高度六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开始抽排钢套筒内的泥浆。将桩顶浮浆和混领土进行清理,使其达到定位器底部锚固面,最后安装好定位器。
7、注浆过程
为每根钻孔灌注柱准备声测管四根。在桩侧准备注浆管两根,在桩底部准备三根,下端需要安装上单向截流阀。在混领土浇筑完成并且已经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可以开始注浆了。
8、将桩顶的混领土凿除约1.5米
在桩口附近搭建一个小型的龙门架,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采用电动葫芦护送至筒底,将柱基表层混领土用风枪凿除到自动定位器的十字板底部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措施和空气流通都要在意。
9、安装自动定位器并进行第二次灌注---定位器锚固
自动定位器安装之前应该调整定位器的精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在安装后,打开中上管套之间的内法兰连接的三分之二的螺栓,并将剩下的三分之一拆除。最后进行第二次浇筑,也就是500mm高C50早强定位器锚固砼。
10、吊装钢管柱以及其上下端的固定
等到混领土灌注达到四个小时以后,其强度达到20M帕时,就可以将钢管柱放下,其中起吊方式应该选用220吨和50吨的履带吊车双机台吊。
钢管柱底部在直接嵌入定位器之后,将定位器和柱底的吻合程度同标高测定。同时要进行柱体上端定位---通过调节钢套筒和柱体之间的四只可调式花篮螺。对垂直度、纵轴线位置和钢管柱顶标高进行精确校准。
11、钢管下端毛固
等达到定位精度要求以后,通过小导管的作用,从钢管柱外侧浇筑钢管柱C50子密实锚固,达到混领土砼底板标高以上半米。
五、总结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每一步细节都需要认真精确,并且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应当把工程的质量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严心娥.土木工程施工[J],北京大学学报,2010.9.
[2]蒋永生.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