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成为大多数人的首要考虑因素。本文以土木建筑结构为探讨对象,集中分析其安全性能方面的设计原则和整体安全设置水准,并对加强其安全耐久性能提出了一些建议,力图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居住条件;安全性能;土建结构;耐久 
  一、土木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长,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由高楼大厦开始向土木结构式建筑转变,在住房的选择开始倾向于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土木建筑,当然,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自然也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受到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是结构工程质量指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房屋抵御破坏、抗倒塌的一种建筑性能。 
  近年来,建筑质量暴露的质量缺陷频频见诸报端,房屋的安全性能和总体质量同迅速飙升的房价成反比,严重制约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土建结构的安全性能展开研究与讨论,加强对建筑结构的定期检测和实时维护,为相关部门制定建筑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技术参数或相关指标,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市场转型的具体要求。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能技术标准的落地执行,促使房屋建筑更加使用现代建筑的使用需求,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房地产市场。 
  二、我国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安全性设置水准 
  前面提到,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指的是该结构抵御破坏、抗倒塌的一种性能,是构成结构工程质量指标的重要部分。在设计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安全性能的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的牢固性、结构构件的安全承载能力以及结构的耐久安全性能等多种方面,相较于国际水准来说,我国现有的结构设计规范还存在部分疏漏之处,应该对其安全设置水准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 
  (一)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为了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相匹配,土木建筑结构的整体架构还需要具备牢固性。整体结构的牢固性需要建立在具备良好的结构延展性和一定范围冗余度的基础之上,一旦整体结构的某处局部出现损毁或破坏性事故,整体结构不会呈现连续倒塌的“骨牌效应”,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大规模的毁灭性后果。具体来说,当爆炸、火灾、地震等人为事故或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建筑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能够在其承载范围内抵御破坏性后果,避免大范围倒塌,从而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将灾难控制在局部范围内。 
  (二)结构构件的安全承载能力 
  荷载标准值以及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是结构构件安全水准的重要考虑参数,直接决定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体现了结构构件在规定的荷载标准作用下的安全性能。荷载标准值是对结构承受荷载能力做出的相关规定;荷载分项系数则是通过荷载能力作用于结构构件,放大荷载标准值而产生的系数;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是通过缩小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对结构构件的固有承载能力进行计算而产生的一个系数。以上述量化的系数组成的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直接为建筑结构的可靠度设计和安全系数设计提供依据。另外,由于材料种类和结构类型的不同,我国建筑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与国际通用管理存在差异。 
  (三)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纵观我国现有的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普遍存在一味重视建筑荷载能力作用下的结构强度的现象,忽略了环境因素对建筑结构耐久性的影响,一旦遭遇有害化学介质侵蚀或者雨雪天气、干燥空气等自然因素的侵蚀,难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应该通过提高结构使用寿命和结构耐久性的一系列措施来对建筑结构的耐久安全性作出调整。例如,可以通过提升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或者混凝土整体强度的方法,避免混凝土腐蚀或钢筋锈蚀造成的混凝土结构安全危机。 
  三、对增强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一些建议 
  (一)综合考量多方意见,使得土建结构的安全水准设置趋于合理化 
  为了改变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低于国际水平的现状,相关部门需要对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作出适时调整,以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具体来说,相关职能部门或机构应该在总结可靠度设计和安全系数设计相关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建筑结构的类型、建筑工程潜在风险、资金供给力度、购房客户对安全性能的具体要求、建筑结构的施工难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安全水准的设置情况,并组织各部门、单位进行调查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将合理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准推广到设计规范之中。 
  (二)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因地制宜地设置安全性标准 
  技术规范是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标准,针对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以及技术手段的差异,应该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实现因地制宜的灵活规划和设计。在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设置水准上,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或相关建筑协会在技术规范编制和修订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削弱相关的强制性条款,纳入部分企业的个性化标准,允许技术规范差异的存在。 
  (三)推广新技术 
  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包括裂缝、腐蚀、渗漏等等,为了有效规避以上危害的发生,多采用超声波或声波对裂缝等进行探测,确保及时发现危害现象并修复。另外,还可以通过超声回弹综合法、回弹法或射线法等先进技术,对土木建筑结构的强度进行检测,从而确定表层强度的等级,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耐用性。 
  (四)构建建筑结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结构安全管理体系,是从法律制定到相关措施落地执行的整体综合化管理系统,可以涵盖建筑安全管理法规、建筑安全监测标准、建筑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安全信息系统和应急抢险预警机制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为建筑安全运行和使用提供多重保障。 
  (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建筑结构安全 
  我国现阶段的安全检测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制定相关的建筑结构检测评估标准。在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具有从业资质的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变形、裂缝等现象,及时修缮并做好相关记录,形成安全检测的原始性记录,为后期的安全状况评估与分析工作提供依据。 
  结束语: 
  总结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建设的缺陷,通过新技术推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监测等一系列措施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承载能力的耐久性和牢固性,确保房屋建筑安全质量落到实处,有利于规避房地产市场的安全质量漏洞,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丽莉,桑晓威.对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简要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303. 
  [2] 向朝清.浅谈对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249. 
  [3] 陈肇元,徐有邻,钱稼茹等.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建筑技术,2002,(4):248-253. 
  [4] 刘景民,侯英健.浅谈对土建结构安全性及设置标准的认识[J].城市建设,2010,(21):328. 
  [5] 韩顺江.探析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5):141- 142.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https://m.gc5.com/jzgc/jcll/1032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