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

摘 要:介绍混凝土内在的施工要求,并详细分析和探讨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以期对改善混凝土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一、混凝土内在的施工要求 
  (一)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二)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3.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 
  4.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我们以28天强度为准,为施工简便和质量保证,我们一般做7天试块等,以对混凝土强度尽量根据其龄期测定其发展,以明确确定其质量。 
  二、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 
  (一)蜂窝 
  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 
  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防治的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1.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2.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 
  3.防治措施 
   (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
https://m.gc5.com/jzgc/jcll/1032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