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分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后期施工及防治

摘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后期施工包括孔道压浆,封锚,以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本文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后期施工的一些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后期;施工;防治
  预应力体系是保证梁体内在质量和结构安全的重要问题,梁体变形则不仅关系到保持梁体线性美观,而且涉及到后期桥面铺装能否顺利施工及能否保证桥面铺装厚度。通过预应力空心板的控制,获得了此方面施工的现场实践。
  1 预应力体系概念
  桥梁预应力体系包括混凝土、钢束和使二者组合起来的锚具、沿束粘结(先张法靠混凝土握裹力、后张法通过孔道压浆产生握裹力)。
  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张拉钢束传力到混凝土而使混凝土结构物在承受设计荷载前使全截面或部分截面受到压应力,从而改善结构在使用阶段的承载性能。
  2 压浆设备
  孔道压浆采用柱塞式压浆机,保证孔内0.7MPa的压力不受损失,不得采用木楔进行封堵。
  压力表在第一次使用前校准,所有设备在灌浆操作中每3h用清洁水彻底清洗一次,每天使用结束后清洗一次。
  3 孔道清洗
  压浆前,利用真空泵把孔道中90%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0.1Mpa左右的真空度。
  压浆
  1)钢束张拉完毕。待应力平稳后。宜在24h内进行孔道压浆,水泥浆应由准确称量的水泥和水组成,水灰比应控制在0.4~0.45之间,所用水泥龄期不超过三个月,水泥浆稠度、强度符合要求。
  2)压浆前,应先将锚具周围的钢丝间隙和孔洞填封,为了使孔道内压浆饱满,水泥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A、若为满足一定的工作性能。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一定量的减水剂,掺入减水剂的水泥浆水灰比减小到0.35。
  B、水泥浆应由精确称量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组成。水灰比一般在0.4~0.45。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24h后泌水应全部被浆吸回。
  C、水泥浆的拌和应首先将水加于拌浆机内,再放水泥。经充分拌和以后,再加入掺加料。掺加料内的水份应计入水灰比内。拌和应至少2min直至达到均匀的稠度为止。
  3) 压浆时应监理工程师在场并同意压浆。
  A、压浆时遵循“由低住高压,一端向另一端压”的原则,并且使水泥浆由另一端压流出,直到流出的稠度达到注入的稠度(压浆过程中。当灰浆从一端灌入另一端孔道出口冒出稠浆且无空气时,塞死出浆孔稳定不小于2min后。关闭进浆口开关,停止注浆)。
  B、对掺加外加剂泌水率较小的水泥浆,通过试验证明能达到孔道内饱满时,可采用一次压浆的方法;不掺加外加剂的水泥浆。C、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应采用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时,应在夜间进行压浆作业。在压浆后两天,应检查注入端及出孔的水泥浆密实情况,需要时进行处理。孔道压浆应填写施工记录。
  4 封锚
  封锚前(注浆完毕24h后切割钢绞线,切割后锚头外要余留5cm)先清除锚具周围的水泥浆,并将梁体端头凿毛,冲洗干净,梁体内钢筋与钢筋网焊接牢固,立模浇注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强度与梁体相同标号,采用C50混凝土。
  压浆完成后(移梁前的养护)
  5 孔道堵塞的原因与防治
  1)产生原因:由于管道接头密封不严漏浆。孔壁受外力和振动影响,因方向不正确而产生挤压和附加振动所致。另外穿束时,如用力过大,速度太快也可导致波纹管破裂或连接处开缝而导致堵塞现象。
  2)防治措施: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能出现过振现象;在穿束前,将钢束端部用绝缘胶带封闭包成球状,以防顶破波纹管。
  6 孔道注浆不密实的原因与防治
  1)产生原因:注浆顺序不当,可能实施了先上层后下层的压浆顺序;注浆压力较小,或未设排气孔,部分孔道被空气堵塞;注浆未连续进行,部分孔道被堵塞;水泥标号过低;水泥中未加入微膨胀剂。
  2)防治措施:注浆前利用真空泵把孔道中90%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0.1Mpa左右的真空度,然后按先下后上的顺序压浆;孔道设排气孔,控制压浆压力在0.5~0.7MPa;每个孔道一次注浆完成,中间不停顿;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并且该稳压期不宜少于2min;采用高标号水泥,灰浆水灰比控制在0.4左右,为减少收缩,在水泥浆中掺入适量的铝粉。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移梁工作。
  7 梁体变形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梁梁体变形主要由混凝土变形和预应力张拉变形两部分组成。
  1)底模沉落变形:对梁体外观质量形成影响
  现场采用等方法加固底模基础,将控制在最小,保证,最大限度地消除因造成的
  为了保证底模沉落最小化,稳定底模的状态从而彻底的根除由于底模沉落导致的梁体变形,现场对基础底模的加固的方法一般分为反挖回填、重型压路机压实这两种方法。
  2)芯模上浮变形:影响后期桥面铺装施工,并有可能造成桥面铺装厚度不足,影响结构安全。
  现场主要采用定位钢筋防止芯模上浮,施工中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工艺等方面也给以足够重视,尽量减少芯模上浮的影响因素。
  3)预应力张拉变形
  现场梁体因预应力张拉产生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为保证梁体外观质量,保证后期桥面铺装施工顺利,现场采取如下办法:预应力张拉均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90%时进行,保证每片梁拱度不大且一致,后期发展速度基本一致。另考虑设计予留合适反拱度。
  8 结束语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的良好的效果同时使得工程的内外质量都达到规范的要求,在施工中就要对其相关的目标进行质量控制,掌控好预应力体系及梁体变形,明确梁体变形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分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后期施工及防治
https://m.gc5.com/jzgc/jcll/1034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