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特大桥由于受到大洪水冲击而变成一座危桥,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铁道部决定建新桥取代旧桥。新桥桥位选在既有桥下游侧。江南岸新桥桥台距既有桥大约为75M,江北岸桥台距既有桥大约100M。桥跨结构设计为13*32M预应力砼梁+6*64M下承式钢桁梁+5*32M预应力砼梁,桥全长990.25M。在新桥修建过程中从基础到上部每一步都需时刻跟踪测量,测量工作概括起来有:桥轴线长度测量、施工控制测量、墩台中心的定位、墩台细部放样以及梁部放样等。 控制测量的作用在于控制全局,保证各墩台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具有必要的精度,以便能顺利地架设桥跨;从技术上而言,它的作用在于控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下面针对该桥的施工控制测量进行详细论述。 2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是在河流两岸建立若干个统一高程系统的水准点,作为施工放样的高程依据。本桥设计给定两个水准点,分别位于既有桥南北两岸的两个桥台上,经复测核实同设计标高一致。只要分别从这两个水准点向两岸适当位置引测两个施工水准点。即可满足施工需要。水准点间联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闭合差限值12 。当实际的高程闭合差在容许值以内时,可把闭合差分配到各测段的高差上。经过平差计算的施工水准点,用于钢围堰下沉标高、钻孔桩钢护筒顶面标高、墩台基础底面标高、承台顶面标高、下部墩身标高等各项标高控制。采取就近的原则,哪个墩台离哪个施工水准点近就用那个水准点。 墩台顶或墩帽顶标高控制,是利用列车间隔时间把水准点从既有桥桥面上引到与新桥要测标高的墩台距离最近的既有桥桥墩顶面上,做为施工水准点,进行高程测量。待施工完一个或几个桥墩后,在它们的顶面上引测施工水准点以此控制其它桥墩顶面标高。 3 桥位控制测量 桥位控制测量的目的,主要是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给出桥轴线的长度和方向,以满足架设桥跨的需要;提供放样墩、台中心位置的数据,以满足墩、台中心定位和细部放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