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施工
  3. 内容

立交桥工程注浆施工组织设计12p

  • 资料大小:4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5-09-22 17:17
  • 发布作者:怕怕顶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铁路立交桥工程。设计单位设计的地基处理方案为静压方桩,但铁路部门要求顶进涵施工要保障畅通、不影响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行,经过对施工场地实地考察,静压桩施工将会中断铁路正常运营。经与设计单位的协商,设计单位同意采用注浆加固进行地基处理,并要求注浆处理深度与原设计静压桩桩尖深度一致,加固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 本次拟对鹿泉市西外环下穿石太铁路7-14-7m钢筋混凝土框架桥进行施工。该框架桥长18.5m、宽32m,桥顶设计标高149.01m、桥底设计标高137.01m,对既有线路下的路基进行注浆。同时,为保证顶进过程中线路及列车运行安全,对框构桥就位位置东西两侧各10m范围进行注浆加固。 1.2加固方法 1.2.1本次地基注浆加固主要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相关规范、规程。 1.2.2该注浆法的实质是对土体及砂、卵石进行物理、化学加固,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的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将土颗粒或砂石缝隙中的水分和空气排除后占据其位置,经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沙石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高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凝结体”。 1.2.3注浆采用水泥浆,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粉煤灰,水灰比采用0.3~0.5,注浆时根据现场注浆情况决定,在保证浆液能够注入的前提下优先采用低水灰比。 注浆材料按照设计配比制备水泥浆,加入顺序为:水→水泥→粉煤灰,注浆浆液搅拌均匀,随搅拌随使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使用完毕。 1.2.4本次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拟采用在线路基南侧采用钎孔锤跟PVC管打孔注浆。排距、孔距均为1m。注浆采用隔孔跳注,待第一批注浆12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批孔的注浆。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施工时先完成外围注浆孔的注浆工作,从外向内逐步进行注浆。 1.2.5该方案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既有线路的沉降变形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法,做好信息化施工。 1.2.6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场地勘察成果资料,本次注浆加固的主要土层为砂夹卵石,按《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中有关砂夹卵石注浆量的经验公式计算,预计注浆孔注浆段每延米注浆量为0.082m3,需水泥约60kg/m。 1.3技术经济指标 质量指标:分部、分项工程全面达到设计标准,按优良工程标准筹建,合格率100%,优良率95%。 安全指标:对施工全过程做到安全生产、安全无事故。 2 施工准备 2.1施工准备 2.1.1施工前应具备工程平面图、建筑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场地地下设施分布及类型等相关资料。 2.1.2设备进场前要做到“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 2.1.3限于场地允许的工作面,施工平面布置要力求合理,特别是拌和站和注浆泵,要有利于交叉作业。 2.1.4施工所用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暂设房屋等,应在开工前准备就绪。 2.1.5按照设计要求,定购水泥、粉煤灰,索取材质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 在开工前,按照每道工序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工艺流程,明确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和质保措施。由项目经理及项目负责人填写开工报告送批。择优选取正规厂家的产品,材料进场前索取产品出厂合格证等有关资料,并由专人负责验收进场。水泥堆放要利于保护,有防雨、防水措施,防止污染。 2.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2.2.1测量放线 依据施工图纸,所有桩点一次性全部测放。严格控制桩位精度,确保孔位准确。钻孔采用钢筋定位,钢筋埋深控制在30cm左右,拔出钢筋,灌注白灰。 2.2.2孔位布置: 1)南桥主体两侧因有防护桩阻碍注浆,注浆孔布置在防护桩之间缝隙内,竖直方向设置1列,间距1m。每个注浆孔内,变换角度注浆,注浆管角度为30-60度之间。同一注浆孔每隔12个小时进行一次钻孔注浆。东西两侧防护桩共设36个注浆孔位,其中东侧20个,西侧16个。 2)桥就位两侧各1m范围内,加密注浆孔,间距为50cm,注浆后使其形成帷幕,防止路基土方坍塌。孔深20m,倾斜角度为8-10度,共设孔位19个,西侧8个,东侧11个。 3)南桥顶进范围内对路基砂夹卵石层全面注浆,砂夹卵石范围东侧6m,西侧3m范围。排距、孔距均为1m,孔位采用梅花状布置。注浆隔孔跳注,待第一批注浆12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批孔的注浆。钻孔时角度为水平角度,钻深为17m-25m。此注浆面共布设注浆孔113个。 2.2.3成孔 施工前先将作业面清理干净,采用钎孔锤机械成孔(钻杆采用空心钻杆)。成孔时钻头与PVC管同时跟进。达到设计深度后将注浆管与钻杆连接注浆。成孔时如遇到较大石块难以成孔时,应重新调整角度再次成孔。按设计要求的孔深、角度和孔径进行钻孔,严格保证质量,逐孔进行验收记录。 2.2.4注浆 因注浆加固土层为砂夹卵石成孔后直接从钻杆中注浆。注浆前拔出钻杆0.5m。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水灰比为0.3~0.5,压力0.3~0.5MPa。 此次注浆采用分层分段劈裂注浆。当注入的浆液量达到要求时,将钻杆拔出1m,重复上述步骤注浆。 在设计压力下稳定5-10min即可终止该孔注浆,封堵孔口。若出现串浆(隔孔串浆、地面冒浆)或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但压力无法稳定时,应采取间歇注浆。 水泥浆在送浆前要不停搅拌,防止水泥浆液离析。输浆管道不能发生堵塞,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 2.2.5注浆量监测。 注浆工程技术要求采用双控法鉴定注浆效果,即压力控制与返浆控制。或者能保证试验得出的压力值,或者见到浆液返出才可认为该孔注浆完成。注浆过程中,设专人盯控注浆机压力表,发生压力超限时,立即要求停机。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立交桥工程注浆施工组织设计12p
https://m.gc5.com/jzgc/jzsg/1082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