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了GB 45320—2025《建筑防水卷材安全和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该项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提出和归口,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防水材料分技术委员会(TC195/SC1)组织,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中建材苏州防水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等单位负责起草,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17年1月,国标委印发了《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清单》,其中:GB 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GB 18243—2008《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2952—2011《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GB 12953—2003《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 18967—2009《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GB 23441—2009《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27789—2011《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整合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标准提取整合上述七项国家标准中安全和通用部分内容,制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七项国家标准修订或直接转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建筑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水泥基防水材料、金属板、瓦材等,其中防水卷材在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市场的占比近70%,也是国际上最主要的防水材料。本标准是针对防水卷材的安全、环保、耐久等方面的底线要求,所有市场上的防水卷材产品都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防水卷材的安全和通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工程用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 waterproof sheet
在工厂制作成型的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防水材料。
沥青防水卷材 bituminous waterproof sheet;asphalt waterproof sheet
以沥青或聚合物改性沥青为主要材料,采用纤维、织物或高分子膜等作为增强材料的工厂成型的片状防水材料。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synthetic polymer waterproof sheet
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两者共混为基料,加入增塑剂、稳定剂、硫化剂、填料等添加剂,用压延或挤出成型方法加工而成,可为匀质或具有内增强材料、背衬材料或表面粘结材料等构造的工厂成型的片状防水材料。
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塑料、橡胶和橡塑共混类产品。
防水卷材分类对应的产品示例
防水材料分类
|
产品示例
|
防水卷材
|
沥青防水卷材
|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湿铺防水卷材、预铺防水卷材(PY类)、玻纤胎沥青瓦、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玻纤毡与玻纤网格布增强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玻纤毡与聚乙烯膜增强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增强防水卷材
|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
塑料类
|
高分子片材(塑料类)、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预铺防水卷材(P类)、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塑料防水板
|
橡胶类
|
高分子片材(橡胶类)、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预铺防水卷材(R类)、橡塑共混防水卷材
|
燃烧性能
外露使用的防水卷材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B 8624中规定的B2级。
闪点
热熔施工的沥青防水卷材,沥青涂盖层闪点不应低于230℃。
总铅
防水卷材中总铅(Pb)含量不应大于90mg/kg。
接缝剥离强度
接缝剥离强度要求
防水卷材类型
|
搭接方式
|
技术指标 N/mm
|
无处理
|
热老化处理
|
浸水处理
|
沥青防水卷材
|
热熔
|
≥1.5
|
≥1.2
|
≥1.2
|
自粘、胶粘
|
≥1.0
|
≥0.8
|
≥0.8
|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
焊接
|
≥3.0 或卷材破坏
|
自粘、胶粘
|
≥1.0
|
≥0.8
|
≥0.8
|
胶带
|
≥0.6
|
≥0.5
|
≥0.5
|
搭接缝不透水性
搭接缝不透水性要求
防水卷材类型
|
搭接工艺
|
技术指标
|
无处理
|
热老化处理
|
浸水处理
|
沥青防水卷材
|
热熔
|
0.2 MPa,30 min 不透水
|
自粘、胶粘
|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
焊接
|
自粘、胶粘、胶带
|
热老化后的低温性能
热老化后的低温性能
防水卷材类型
|
试验条件
|
技术
指标
|
处理条件
|
低温试验温度
|
沥青防水卷材
|
温度不低于70℃
且热处理时间不少于14d
|
老化后材料的低温柔性或低温弯折性温度升高不超过老化前标准值2℃
|
符合无处理的外观要求a
|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
温度不低于80℃
且热处理时间不少于14d
|
无裂纹
|
a 沥青防水卷材无处理低温性能有“无裂纹”或“无裂缝”两种外观要求,应符合对应的外观要求。
|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低于20年的外露使用防水卷材应采用日光滤光器的氙弧灯进行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采用窄带法测量时,外露使用防水卷材累计辐照能量不应小于5040 kJ/(m2·nm);单层屋面用防水卷材的累计辐照能量不应小于10080 kJ/(m2·nm)。采用宽带法测量时,外露使用防水卷材累计辐照能量不应小于593 MJ/m2;单层屋面用防水卷材的累计辐照能量不应小于1186 MJ/m2。老化后材料的外观不应出现开裂、分层、起泡、粘结和孔洞等现象。
耐水性
耐水性要求
应用场合a
|
试验项目
|
试验条件
|
技术指标
|
地下工程
|
吸水率/%
|
温度不低于23℃
且浸水处理时间不少于7d
|
≤4.0
|
非地下工程
|
外观
|
温度不低于23℃
且浸水处理时间不少于14d
|
无裂纹、分层、起泡和破碎
|
a 当满足地下工程要求时,可不测外观。
|
耐根穿刺性能及阻根剂种类和含量
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进行耐根穿刺性能试验后,应无根穿刺现象产生,耐根穿刺沥青防水卷材并应符合明示的阻根剂种类和含量。
规定了标准试验条件、试件制备、相应项目的试验步骤及取值方法。
本标准的实施能促进行业改进防水卷材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选用优质原材料,保障产品的质量底线,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满足工程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关的防水卷材产品标准应进行修订,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违反强制性国家标准,应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包括没收这些不合格商品,没收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利润,并根据不合格商品的货值的倍数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