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苏州市住建局、青岛市住建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苏州、青岛发布关于高温期间施工安全防范通知。 严禁在日最高气温≥35℃时(以气象部门预报为准)进行露天作业(应急抢险除外)。 气温≥38℃时,必须停止一切室外露天作业。 每个作业点或生活区设置24小时供水站,配备足量盐汽水、凉茶、绿豆汤等防暑饮品。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应当停止工作;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户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11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 施工现场应备足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防暑药品、饮品。 原文如下: 苏建函质〔2025〕133号 各县级市(区)住建局(委)、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各有关单位: 当前,我市已进入高温和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风险骤增。为切实加强夏季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中暑、火灾、极端天气灾害等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高温安全防控措施 1.科学调整作业时间。全面推行“做两头、歇中间”作业模式,严禁在日最高气温≥35℃时(以气象部门预报为准)进行露天作业(应急抢险除外)。气温≥38℃时,必须停止一切室外露天作业;确需施工的,落实遮阳、通风、轮换作业等保障措施。 2.强化防暑降温保障。每个作业点或生活区设置24小时供水站,配备足量盐汽水、凉茶、绿豆汤等防暑饮品。每日发放藿香正气水、仁丹等急救药品,发放记录留存备查;项目部配备急救箱,明确急救联络人。 3.改善现场作业环境。高温作业区须设置遮阳棚、喷雾装置或放置冰块降温;有限空间作业须配备大功率排风扇,每日下午各进行一次通风检测。围挡、外架、塔吊喷淋及雾炮每2小时开启≥10分钟,兼具降尘、降温双重功能。 4.加强健康监测与教育。强化“苏安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要求,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不适高温作业人员,立即调离岗位。班前会必须强调防暑要点,巡查人员每日检查作业人员状态,发现中暑征兆第一时间处置。 5.严抓防火防爆管理。易燃易爆物品(油漆、氧气瓶等)严禁露天存放,须置于阴凉通风处并设置警示标识。电焊等明火作业必须配备灭火器材,落实“动火审批”制度;全面排查电气线路老化、过载问题。 二、全面应对极端天气风险 针对可能的极端天气,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监理单位严格落实“四个一”要求: 1.人员安全意识再教育一次。一是围绕极端天气应对,开展一次专题教育。二是专人负责天气预报的查询、传达工作,及时调整防强对流措施。三是巩固“安全生产月”教育成果,鼓励现场人员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继续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良好氛围。 2.现场安全隐患再排查一次。一是针对深基坑、外脚手架等高风险部位,起重机械倾覆、高处坠物、临时用电不规范、临边围护缺失等多发安全隐患,开展自查自纠。二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也要组织巡查,同时紧盯临山、涉河、低洼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工程,发现隐患立即停工整改。 3.应对处置能力再验证一次。一是针对基坑、线性工程,要确保具备满足短时强降雨的排水能力。二是如强对流天气引发险情,要确保应急队伍、物资符合抢险需要。三是塔吊、吊篮、卸料平台、外脚手架、各类工棚要提前加固,确保能够抵御极端大风。四是暂停一切户外高处作业,确保相关指令能迅速传达执行。 4.工友转移预案再模拟一次。一是要用好“市安管系统”汛期转移避险模块,建设单位牵头定期摸排更新项目在施人员总数,提前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沟通确定符合需求的转移安置点,切实提升极端天气项目转移避险效率。二是各在建项目部要从转移指令发布开始,全过程模拟演练转移预案,进一步厘清分工、完善细节,实现现场安全可控、人员转移有序。 三、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 各地住建部门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警机制,加大查处力度,督促企业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问题、落实各项应急工作措施。严格落实特殊时段安全生产值班值守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应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上报。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3日 原文链接: http://zfcjj.suzhou.gov.cn/szszjj/tzgg/202507/d4583936f59942bc848c2def6ddad85c.shtml 各区、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筑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各有关单位: 原文链接: http://sjw.qingdao.gov.cn/cxjsj13/cxjsj87/202507/t20250707_9805368.shtml
关于做好2025年夏季高温天气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当前我市迎来夏季高温时段,持续高温天气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切实做好2025年夏季高温天气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各级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认识高温天气给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研究、部署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各参建单位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分析研判高温期间施工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及时掌握天气预报,做好施工现场教育宣传,落实防暑降温和防疲劳作业措施,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二、严格落实高温天气作业规定
各房屋建筑工程严格执行《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合理调整高温天气作业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段,要妥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不得盲目抢工期、赶进度。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应当停止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户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11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作业人员加班加点。
三、强化施工现场重点环节管控
一是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着重加强施工作业区、生活区、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区、仓库、配电设备及活动板房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检查。落实动火审批和监护制度,电焊、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足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确保消防通道时刻畅通。二是强化高处作业管理。要避开高温时段,系挂五点式安全带,要设置监护人员,发现作业人员身体不适应立即撤换。三是强化临时用电管理。要加强线路安全检查,防止线路高温老化。要合理分配用电负荷,防止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荷过大引发火灾。宿舍内应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四是强化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程序,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四、积极改善作业与生活环境
各房屋建筑工程要结合本项目实际,按照《青岛市房屋建筑工程文明施工图册》要求,确保作业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等生活保障措施满足使用要求。施工现场应备足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防暑药品、饮品。集体宿舍和办公用房要保持通风良好,条件具备的应配备降温设施设备。要加强高温天气工地食品安全管理,严把食品采购、烹饪、留样关,严防食物中毒问题发生。
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各房屋建筑工程要充分利用三级教育、晨会、安全交底等时机,加大作业人员高温天气安全作业教育培训,深入开展防暑降温、中暑、食物中毒、消防安全等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正确引导作业人员科学解暑,严格落实中暑病人医疗救护措施,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要适时组织开展救援演练,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