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GB/T 45393)正式发布。 BIM软件以三维化、结构化,语义化模型的建立与运用为特征,通过提供BIM应用所需的建模、计算、表现、管理、交付、检查、协同功能,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应用中发挥着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GB/T 45393)旨在指导从业人员对BIM软件形成一致认识,在BIM软件开发中,采用本系列标准,实现BIM软件的互联互通、BIM模型的交换共享,提高BIM软件的可用性、适用性和成熟度,促进BIM软件生态的形成,助力BIM模型的资产化。 标准由5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要求。明确BIM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数据的要求,目的是协助BIM软件的需求定义、开发实现。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给出采用标准化参数集表示几何对象的模型格式,接收方通过解析与修改几何对象参数来显示、修改BIM模型中的对象,目的是实现BIM软件间可编辑的模型交换。 第3部分:模型视图定义。提供对模型中的内容进行形式化定义的语言,目的是根据特定需求对提交的模型进行完备性检查或模型视图抽取。 第4部分:网格模型。给出基于三角形网格表示几何对象不可参数化编辑的模型格式,目的是用于BIM模型可视化的表现、沟通、管理。 第5部分:数据接口。给出不同BIM软件与平台间的数据调用方式、发送与返回信息,目的是实现不同的BIM软件以接口的方式共享BIM数据。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