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西的建筑圈炸开了锅,一份关于建造师答辩的新规让不少人坐不住了。 这份《江西房屋建筑和市政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通知里,用大篇幅讲了项目负责人投标时的答辩要求。 别看只是多了个答辩环节,这背后藏着的是建造师在工程领域越来越重要的信号。 通知原文链接: https://www.jiangxi.gov.cn/jxsrmzf/2025nd13qzd1275q/pc/content/content_1948210707793358848.html 宜春新规:出场答辩不过关,投标直接黄 先说说宜春这次新规的核心内容,条条都卡得很实在。 不是所有项目都强制答辩,但只要招标人在招标文件里写明了,那建造师就必须到场。适用范围包括用合理低价法、综合评估法等评标的项目,基本涵盖了大部分招投标场景。 最狠的是 “缺席即淘汰”——项目负责人没按规定时间答辩,直接不进入下一步评审。 想耍小聪明让别人代替?没门!现场要核验授权委托书原件、身份证原件,一点含糊不得。答辩题目也是临时由评标委员会拟定,范围紧扣项目基本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想提前背答案蒙混过关根本不可能。 从通知发布到答辩开始,至少留90分钟准备时间,既给了建造师赶路的缓冲,又杜绝了临时抱佛脚的可能。答辩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期间不能擅自离场,否则按零分处理。这些细节把 “走过场” 的路全堵死了,能不能行,一开口就见分晓。 不止宜春,全国都在动真格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宜春独有的严格,其实全国早就刮起了 “建造师必须到场答辩” 的风。 上海明确规定,投标企业超50家的项目,尤其是水利工程,项目经理得现场答3道专业题,考的就是对项目的真实把控力;大连更彻底,几乎所有投标项目都要求建造师到场陈述;宁波甚至要求投标项目经理常驻本地,临时通知答辩必须两小时内赶到,迟到就扣企业信用分,把人、证、项目牢牢绑在一起。 答辩环节就像块 “试金石”。问你项目基坑支护怎么设计,答不上来;问你雨季施工有哪些防护措施,支支吾吾——这样的建造师,怎么可能管好一个项目? 评标委员会从答辩里就能看出,这人是真懂行还是滥竽充数。 建造师的重要性,这下藏不住了 对真正有能力的建造师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那些扎根现场、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 “实干派”,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企业想中标,就得派出真材实料的项目负责人;业主想安心,就得找能把项目说透、把风险点讲清的团队。 建造师的职业价值,不再只看证书等级,更要看实际能力。从宜春的新规到全国多地的实践,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建筑行业越来越看重 “人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