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毕业设计
  3. 内容

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空间几何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

  • 资料大小:2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2-04-02 16:36
  • 发布作者:跳跳虫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设计为98+196+504+196+98m 双塔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桥,上下分两层,上层为6车道公路,下层为 4线铁路,两线客运专线,两线I级铁路干线。铁路桥面采用纵横梁 体系,有碴桥面。每两个节间设置一道伸缩纵梁,每道伸缩纵梁上方混凝土板开一条缝。该桥是我国第一座下承式钢一混凝土结合有碴铁路桥面斜拉桥,也是我国武广客运专线上的关键工程。本文对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和受力特性作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 1.分析了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斜拉索 的垂度效应、梁一柱效应和大位移效应,并提出有限元分析中相应的处理方法。 2.建立了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空间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 析模型,并研究了其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和各构件的应力。结果表明:该桥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受力合理。设计荷载下不考虑几何非线性计算所得的各种响应都偏小,偏于不安全,但最大误差不超过8%。 3。研究了季节温差和日照温差对天兴洲桥受力状态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整体升温和整体降温作用下,虽然在靠近主跨跨中的横梁结点处产生较大的应力,但与一期恒载、二期恒载和活载组合后总应力都不超过200MPa。 4.对钢一混凝土组合铁路桥面系混凝土发生徐变后,混凝土板及 纵、横梁之间的应力重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后混凝土桥面板的应力变小,其中上板面应力变化比较明显,下板面应力变化较小;钢纵、横梁下翼缘的应力增大,但幅度较小,应力重分布后混凝土板及钢纵、横梁上的应力仍小于规范规定值。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其基本思想和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大型复杂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斜拉桥的受力状态分析。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空间几何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
https://m.gc5.com/lqgc/bysj/1024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