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毕业设计
  3. 内容

旅游公路说明书

  • 资料大小:56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2-05-31 11:55
  • 发布作者:花花蛇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3、对工可研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本设计的路线方案、建设规模,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工可研报告的批复基本一致。 4、对《环长白山旅游公路 二道白河至漫江段初步设计外业验收纪要》意见的执行情况 在验收纪要下达后,我们逐一按照纪要中“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的工作”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认真细致的做了补充完善。具体如下: ⑴在积雪融化后,于06年4月初对全线进一步核查了不良地质地段情况和旧路病害情况,无增加路段。对全线不良地质的处置,大部分路基直接填筑山皮石、砂砾,或采取换填山皮石、砂砾方案。 ⑵对头西道班等几处平面线形较差的路段,在不更多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认真做了线形的调整;对于前川林场附近由于地形地势的局限,如调整线形克服高差,会出现大填大挖,增加很多工程量,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很严重,故此处按原设计保留。 ⑶补充了取土场含水量试验、土石开挖等级等资料,并对各料场的年产量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⑷按意见在大、中桥处补充了控制性钻孔。 ⑸认真复核了大、中桥水文计算资料,确定了结果选择的合理性。 ⑹对航测地形图及地质勘察等外委资料进行了院内验收,均满足设计要求。 ⑺路线平、纵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旧路的平、纵线形,在能够利用旧路的段落按照低路基的原则,充分利用了既有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⑻马鞍山比较线Ⅰ与正线做了同等深度的比较,具体见路线部分说明。马鞍山比较线Ⅱ和终点比较线差距明显已不做设计。 ⑼在地下水丰富的粘土挖方段设置了地下排水设施(渗沟),以减少地下水对路基造成的破坏。 ⑽设计中执行了防护工程采用植被防护的方案;对沿线较长的矩形边沟加盖板路段已取消盖板。 ⑾对沿线局部参地存在风积雪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防护措施: 1)路堤形式 长白山地区平均积雪厚度为0.3~0.5m ,严重积雪地段为0.5~0.7m ,全线路堤平均高度为1.45m ,高出最大积雪深度0.5m 。 2)缓边坡 结合实际地势地形及路基填土高度,路基边坡采用1:2、1:1.5及1:3不等,但以1:2为主,边坡坡率有变化段设10米过渡段 3)参地还林 沿线参地路段植树,减轻风积雪对路基的侵害。 ⑿大、中桥上部结构已按意见采用20米的简支结构并集中预制方案。小桥上部在大、中桥的预制场地集中预制,涵洞上部在路基路面综合施工场地预制。 ⒀除了正规的林业用道和防火通道外,其余平面交叉已按意见删除。 ⒁我们认真研究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在工艺、材料、美观、当地环境及人文等多方面考虑,力求通过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改善道路的运行安全性水平,提高其耐久性。 ⒂考虑了项目所在地施工期很短,认真的进行了施工组织部分的设计,更加合理做好施工组织工作,确定项目的开、竣工时间。 5、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及推荐方案的确定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旅游公路说明书
https://m.gc5.com/lqgc/bysj/1027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