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文较少了体外预应力结合碳纤维复合加固的相关内容,分析了荷载在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碳纤维布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为今后桥梁加固提供依据。 从20世纪70年代以起,我国开始对旧桥加固改造技术进行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对公路旧桥的检测、评估和加固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并多次召开了研究协作与交流会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交通部将“旧桥检测、评定、加固技术的应用”列为科技进步项目,通过众多旧桥成功改造的实例,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极大地促进了桥梁结构设计、建造理论的修改、创新与发展。进入21世纪后,桥梁加固仍是我国桥梁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交通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交通基础建设,促使桥梁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大量的问题显露出来,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2月6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桥梁中有9579座被定性为危桥,有1/3以上的桥梁存在结构性缺陷或不同程度的功能性失效隐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国大范围普及桥型的中小跨径T型梁桥,同时随着公路交通流量不断攀升,运输车辆的吨位和轴重均呈现着突飞猛进的趋势,各种超载车辆穿行于各级公路上再加上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公路桥梁已经运营20多年,更有甚者服役已达40-50年之久,已经到了需要紧急维修和加固的阶段,上述这些原因使得许多服役多年的桥梁的病害日趋加重,普遍存在着承载力明显不足,出现裂缝、向下挠度过大、铺装层破坏等现象,严重的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加大对中小跨径桥梁维修加固方式的研究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所得到的资料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在桥梁结构的维修加固方面己作了大量的试验和尝试,并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加固理论体系及施工工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桥梁维修加固的主要方法有:①加大截面加固法:②体外预应力加固法;③外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技术;④粘钢、包钢加固技术;⑤钢筋锚固(植筋);⑥增设支点加固法;⑦喷射混凝土法;⑧改变桥梁横向分布系数法等。 截止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小跨径桥梁占我国桥梁总数的92.8%,其中超过半数的桥梁分布在低等级公路上,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桥梁分布在在施工和养护困难的山区高速公路上,在进行桥梁加固施工中如果断交时间过长或者施工难度大,都是会严重影响到该地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该地区经济发展。并且目前国内采用的桥梁加固方法中,在现有的资料收集中并没有针对在役桥梁的不同病害给出相适应的简单高效的加固方法相关研究。针对现阶段中小跨径T型梁桥普遍存在的刚度不足、挠度过大的病害,选择最恰当、简单高效的加固方式在当前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以此来指导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本课题主要通过对体外预应力结合碳纤维复合加固方法的研究、探索适用于中小跨径T型梁桥特定病害的加固新方式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