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毕业设计
  3. 内容

硕士论文-隧道防水及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初步研究

  • 资料大小:4.48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2-12-04 17:02
  • 发布作者:哈哈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主要按“无限制排水”,尚未考虑外水荷载的作用,按这样的原则设计隧道防排水存在许多缺陷,有“十隧九漏”的说法,带来了很多严重问题。随着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特别是水环境保护)的要求,隧道工程按“控制型防排水”原则设计已经提到了重要的议程。 对于隧道工程“控制防排水’,,本论文研究了两种措施,一种是控制型防排水措施,即在排水管上加闸阀,通过调节闸阀开关达到控制排放量的目的;另一种则是目前在工程中己经采用较多的以防为主的防水措施,即注浆。 第一种措施的具体做法是在排水孔处设置闸阀,当排水孔中的水压力低于闸阀的预设水压力时,闸阀处于关闭状态;相反,当排水孔的水压力高于闸阀的预设水压力时,闸阀处于开启状态进行排水减压;第二种措施的核心是,根据实际情况,对隧道周围的地下水采取多道防线、层层设防、“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来设计隧道防排水;在隧道衬砌背后围岩中设计一定厚度的注浆堵水圈,来限制流向隧道衬砌背后的渗流量;再在隧道衬砌背后设置排水措施如盲沟等排出一部分渗流水量。 本论文采取理论分析、理论推导、数值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生态环境保护条件下控制型防排水的设计体系研究;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设计水位控制前提下的导排水系统以及自动排水装置的研究;推导在均质围岩中衬砌背后水压力大小的理论公式;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在注浆堵水条件下的合理的衬砌结构型式。 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部分主要结论: 1)水头高度越小、隧道排放量越大、围岩渗透系数越大,衬砌的外水压力则越小。 2)可采用注浆堵水方式,通过由外至内的围岩注浆固结堵水圈、初期支护、防排水系统和二次衬砌组成的结构达到控制排放的目的,也可采用隧道防排水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排放。 3)通过数值分析比较,在设计水位并有注浆加固圈的情况下,合理的断面形式为圆形,马蹄形的受力性能较差。结合分析研究,建议采用似椭圆(蛋形)断面形式。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硕士论文-隧道防水及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初步研究
https://m.gc5.com/lqgc/bysj/1039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