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毕业设计
  3. 内容

硕士论文-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研究59p

  • 资料大小:1.26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2-12-25 11:12
  • 发布作者:嵬嵬鼠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学科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zxx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7年 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的日益提高,轮轨相互作用力也不断加强,这对铁路线路的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铁路和桥梁的过渡段处,轨道和桥梁刚度的存在显著差异,极易在路桥过渡段处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形成路桥过渡段的线路不平顺,对高速行车平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很大影响。 本文以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车辆一桥梁耦合振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路桥过渡段车一线一桥相互作用的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普通轨道及轨下基础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建立了节点自由度数为4的广义梁单元,将钢轨模拟成离散弹性点支承的Euler梁单元,钢轨通过弹簧一阻尼与其下的轨枕相连,轨枕和道床简化为集中质量块;轮轨相互作用关系由赫兹非线性接触理论确定;桥上模型部分,建立了节点单元自由度数为4的桥上广义梁单元,将钢轨模拟成离散弹性点支承的Euler梁单元,钢轨通过弹簧一阻尼与其下的桥梁相连,桥梁和车辆耦合作用通过非线性化接触赫兹理论实现,以桥梁和轨道位移和轮轨间相互作用力的相容为收敛条件,在每一个时间步长内运用newmark一口进行分离的车辆和桥梁运动方程的迭代求解。 在路桥过渡段的设置上采用了余弦沉陷形式模拟过渡段,分析了线路随机不平顺、路桥过渡段行车速度、过渡段沉陷值和过渡段长度的变化对车辆、轨道和桥梁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硕士论文-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研究59p
https://m.gc5.com/lqgc/bysj/1040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