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毕业设计
  3. 内容

硕士论文-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175p

  • 资料大小:7.55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1-03 22:50
  • 发布作者:游客*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学科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xxx大学 学位年度: 2007年 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已成为西部地区公路线路穿越崇山峻岭和高原沟壑时首选桥型。由于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跨径及各墩高差较大,其结构特性相对一般的低墩桥梁更加复杂,由此导致其地震反应特点与一般桥梁也有所不同,尤其是高墩与低墩的地震反应特性有很大的差异、大震作用下桥梁结构非线性特性、桩一土相互作用、多点激励以及行波效应等问题,导致结构地震反应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研究高、低墩地震反应和非线性地震反应特点。由于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仅适用于桥墩高度不超过30m的桥梁,而且高墩大跨径桥梁的震害资料严重匮乏,抗震设计经验还不丰富。 所以研究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即研究其高低墩以及非线性等的地震反应特点,对于此类桥梁结构的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未来的抗震鉴定加固都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一座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为例,分别建立了墩底固结模型、桩一土相互作用模型以及大质量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了线弹性与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论文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考虑了竖向地震动的影响; 2)利用改进Penzien模型建立桩一土相互作用弹簧、土层间剪切弹簧; 3)采用大质量模型进行多点激励与行波效应的分析: 4)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计算塑性铰长度; 5)采用Hognested模型建立混凝土非线性应力一应变关系; 6)采用Mander模型建立塑性铰区约束混凝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通过以上各模型间地震反应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竖向地震动对桥墩的轴力、主梁的顺桥向内力响应有一定影响; 2)横桥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相比顺桥向地震作用下复杂; 3)顺桥向激励矮墩内力响应大,横桥向激励高墩内力响应大; 4)结构顺桥向的可承载力相对薄弱,而顺桥向地震作用下低墩遭受大的内力,故低墩遭受破坏的概率要大于高墩; 5)横系梁对桥墩轴力和顺桥向弯矩有影响,在横系梁处值出现突变; 6)考虑桩一土相互作用,桥梁结构基频减/ix 7)考虑桩一土相互作用,高墩墩底截面的各项内力响应都减小,墩顶截面位移响应增大;主梁横桥向响应分量增大,轴力当横桥向激励时减小,顺桥向激励时则增大; 8)考虑桩一土相互作用,采用无约束混凝土非线性应力一应变关系,在墩底及墩顶截面表现出了复杂的变化规律,无规律可循;桥墩横桥向位移峰值增大,高墩增幅大于矮墩; 9)考虑桩一土相互作用,桥墩塑性铰区采用约束混凝土应力一应变关系,顺桥向激励时,各桥墩墩底及墩顶轴力、顺桥向响应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墩顶位移增大; 横桥向激励时,各桥墩的内力响应分量及位移变化微小;表明,考虑箍筋约束作用后,顺桥向激励时,提高了桥墩的延性,而横桥向激励时,不能提高桥墩的延性; 10)多点激励时,顺桥向的各项内力以及位移响应的峰值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主梁的各项内力响应峰值增大很多; 1I)行波效应对高矮墩的影响不同; 12)考虑行波效应,采用混凝土的非线性应力一应变关系,桥墩的轴力及顺桥向内力、位移响应增大,矮墩增大的比率大于高墩;主梁的轴力及顺桥向弯矩增大,在支承处的顺桥向剪力增大; 13)考虑行波效应,桥墩塑性铰区采用约束混凝土的非线性应力一应变关系后,桥墩的轴力及顺桥向内力、位移响应增大,矮墩增大的比率大于高墩;主梁的轴力及顺桥向弯矩增大,在支承处的顺桥向剪力增大。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硕士论文-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175p
https://m.gc5.com/lqgc/bysj/1041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