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学科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6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强度等级已不再成为评定混凝土结构物质量最为关注的要求。在追求混凝土优越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桥梁墩台混凝土的表面质量是优质桥梁工程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泛砂、流浆、色斑和裂缝等缺陷,这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和使用效果,并威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士表面质量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文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从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找出导致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原因。根据流变学观点,本文在试验中考虑水泥浆量、水灰比及砂率对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振动粘度系数及摩擦系数的影响,讨论了混凝土工作性与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关系,为分析混凝土表面缺陷成因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抗硫酸盐腐蚀试验和耐磨性试验,得出施工工艺和混凝土表面质量与混凝土耐久性的关系。 最后本文详细阐述了对某铁路桥梁墩(台)混凝土质量现场质量控制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工程应用效果,并提出了评定混凝士表面质量初步的质量标准和评定方法。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相对系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