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道路工程
  3. 内容

震后公路桥梁快速检测评估与应急保通修复技术

  • 资料大小:268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2-02-16 15:10
  • 发布作者:红蚁磊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在地面交通系统中,公路系统的路网最为密集,而且连结到每个乡村。因此公路系统的震后通行能力对应急救援工作的影响最大。桥梁是公路系统中的关键性节点,同时,桥梁也是在强烈地面运动作用下相对容易破坏的元件,它的损坏程度直接影响着所在路段的通行能力。我国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量的公路桥梁位于地震区域。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时间短、波及面广、造成灾害程度严重等特点。地震会给公路桥梁造成巨大损伤,致使交通阻断或危及交通安全。 地震发生后,对遭受地震灾害损伤的桥梁进行快速检测、评估及应急抢通、保通是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同样是强震多发地区,地震对公路交通造成的破坏,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震后交通快速评估与恢复等技术的发展。在我国,虽然强震频发,但是由于地震多发生在偏远、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因此关于地震对公路交通影响的资料匮乏,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直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地震造成公路交通完全瘫痪,对公路交通的震害调查为随后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的发展、规范的修编起到了推动作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使交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导致震后救灾工作受阻,推迟了救援行动的时间,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在震后公路桥梁快速检测评估及应急保通修复技术方面技术储备不足的隐患。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震后公路桥梁快速检测评估与应急保通修复技术
https://m.gc5.com/lqgc/dlgc/1021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