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道路工程
  3. 内容

分岔式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简本

  • 资料大小:3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2-03-07 10:39
  • 发布作者:哈雷慧心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境内宜昌至恩施段高速公路为我国最早规划的“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中的最后还未贯通路段。于2004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工程将于2007年底全面建成。由于该工程穿过的区域多为崇山峻岭的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工程建设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为适应多变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隧道设计中采用新的结构型式-分岔隧道:即一端洞口为四车道大拱,另一端洞口为上下行分离隧道。宜昌至恩施段设置分岔隧道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为了跨越四渡河、支井河等高深峡谷型河流,桥梁单孔跨度均在400米以上,左右幅桥均必须建造为整体型式,另一方面由于桥梁紧接隧道,两者之间缺少足够的过渡路基,因此紧邻桥梁一端的洞口必须设置为连拱隧道甚至四车道大拱,而桥梁两端的隧道又较长,全部隧道设置为连拱隧道又不太经济,在隧道内有必要将左右洞室逐渐分离,这样就形成了分岔隧道。分岔隧道是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建设高速公路山岭隧道的大胆创新,不仅大大拓宽了山区公路隧道工程的设计理念,而且使公路浅埋大跨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得到了较大提升和发展。 通过数值模拟、室内物理模型实验和工程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岔式隧道的施工工法、岩柱厚度、衬砌支护时机、支护结构的可靠度以及考虑隧道局部循环风影响的流体动力学以及通风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和隧道稳定性评价体系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同时还编制了分岔隧道的设计施工技术指南,重点依托八字岭、庙垭和漆树槽分岔隧道开展研究,其中八字岭隧道是研究重点,自2004年4月开始至2007年6月止,历时3年。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分岔式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简本
https://m.gc5.com/lqgc/dlgc/1022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