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平面 线路平面大致沿河谷和山体蜿延,共有19段曲线,共计长度10074m,占总长的44.46%。其中左转曲线10段,右转曲线9段,大致呈交替状出现。除xx车站、黄沙岭隧道总长的90%及部分桥梁路基在直线上外,大部分工程都位于曲线或曲线段上。 (2)、纵断面 除黄沙岭隧道进口洞外2.05Km线路和标段终点400m线路是平坡,黄沙岭隧道进口段1850m为3‰的上坡外,其余坡段为1‰~13‰的下坡(往南阳方向),线路西高东低。西端设计最高点为797.7m,东端设计最低点为676.34m,线路高差为121.36m。 3、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有车站三座,隧道六座,大桥九座,中桥八座,改移公路7.904Km(内有中桥一座),涵洞62座。区间路基被车站、桥梁、隧道分割成二十一段,包括车站房屋和站场设施,其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1。 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起点段约6Km为丹江支流的山涧河谷区,地表有少量第四纪膨胀土和砂粘土,河沟较窄小,为第四纪圆砾土、卵石土、砂粘土。下伏基岩为元古界石英片岩,大多裸露,风化层较薄,但节理发育,岩性软弱。 中间段6Km为低山区段,以四座隧道穿越,除有F4号断层外, 还有多处不同岩层接合部和褶皱构造。表层多为第四纪膨胀土,下伏基岩为元古界石英片岩和大理石过渡为白垩系泥岩夹砾岩及泥岩地层。 末尾段10Km为丹江河阶地,前5Km为较深厚的膨胀土表层,后5Km为砂粘土表层、圆砾土底层和粗砂砾底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岩夹砾岩地层,除一座较短隧道外,其余以路基和桥梁通过。 整个区段下伏基岩除有1.5Km大理岩属硬岩外,其余均为软弱岩层。 由于中间段山体小,地层贮水能力差,两端地段地下水位高,一般常年有水,中间段则水源较缺。另外,xx站的地下水含氟量超标,只能作工程用水,不能作生活用水。 本地区的地震烈度为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