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道路工程
  3. 内容

通过隧道软弱围岩塌方体的施工技术

  • 资料大小:108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5-15 15:25
  • 发布作者:菜花头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铁路某隧道全长2469m,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中低山区,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300m,隧道最大埋深260m.原设计资料指出,隧道地质为粉砂岩夹页岩,除进口36m和出口33m为Ⅲ类围岩外,中间2400m均为凹类围岩,弱含水,无侵蚀性。 该隧道于1992年4月开工后,发现实际的地质和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原设计出入很大。施工过程中涌水塌方不断,虽经多次加大衬砌厚度,仍发生大规模衬砌开裂变形。特别是进口在D1K752+870处,于1994年元月7日,7000m3/d的突发涌水夹带泥石流状的塌方体涌入洞内,导致长11m拱圈压垮,临时支护崩溃,6榀钢拱架压断扭曲,混凝土拱下沉53cm,右侧拱脚内移43cm。在抢修塌方地段的施工中又多次发生塌方,施工严重受阻,经过7个月奋战毫无进展,因而该隧道一度成了影响南昆线西段铺架的关键工程。 为尽快改变这一被动局面,铁道部领导和专家几十人到现场勘察,研究对策,最终确定采用大管棚双液深孔预注浆固结岩体,结合小管棚补强的微台阶大断面开挖、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技术,终于通过塌方体。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通过隧道软弱围岩塌方体的施工技术
https://m.gc5.com/lqgc/dlgc/10485683.html